郭一鳴:五個世界

2022-12-09
郭一鳴
資深傳媒人
 
AAA

 20221209042448735.jpg

這個周三(十二月七日)下午,「灼見名家」文灼非兄安排管喬中先生在金鐘萬豪酒店開講座,邀請筆者做主持,喬中兄在筆者心目中是一位儒商,又是潮汕「家己人」,能夠主持他的講座,感到榮幸。講座題目是《人與五個世界認知框架─兼談二十大精神認知與理解》,筆者只知道「三個世界」理論,不知道何謂「五個世界」,也很好奇「五個世界」的認知框架與中共二十大精神如何連結,就把這次主持當作一次學習的機會。

喬中兄多年前就以「彥山」的筆名在《信報》寫評論文章,部分收錄在幾年前出版的《香港第三隻眼睛─「一國兩制」疏離與磨合》一書。但我認識的管喬中,更像是一位學者,他學的專業是漢語言文學,曾經與另外兩名作者共同出版一本研究《紅樓夢》專著,在中國文學研究領域,紅學是顯學,門檻高、考功力,喬中兄可以算半個紅學家。後來他轉為關注時事,除了內地、香港和兩岸關係,也關注中美和中日關係,曾經主編《中日研究叢書》。不過,更令筆者佩服的是,喬中兄人到中年移居香港後創業成功,他創辦的A股上市公司是內地生物科技行業的佼佼者,三年前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成為最早推出經國家和國際機構認證的快速測試技術產品的企業之一,在全國建立幾十個醫學檢測實驗室,三年來,與共和國同齡的喬中兄奔波香港與內地多個省市,帶領旗下數千員工,為國家和香港的抗疫工作作出很大貢獻。為了回報桑梓,他斥資數十億在潮州建設一個科技園,集科研、生產、教學、醫院、保健一條龍。

一個文科生,一邊思考國家和社會發展的各種問題,憂國憂民,一邊帶領企業在生物醫學科技的研發和應用上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不斷發展壯大,喬中兄集思想者和行動派於一身,我問他兩者兼顧有何秘訣?他說每天堅持閱讀幾個小時,這當然不算是「核心機密」,但聽起來仍有啟發。

我介紹完主角之後,管喬中開講,他所指的五個世界,原來是人與自然的世界、人與人的世界、人的內心世界、網絡虛擬世界,以及微電子芯片技術的未來世界。喬中兄透過大量古今中外的圖片和例子,從哲學的角度思考人類在五個世界所面對的各種矛盾、挑戰和危機,以及如何為人類發展創造更好的生存環境,如何避免和克服科技無止境發展帶來的異化後果,並且帶出改革開放特別是「十八大」以來中國的發展更加健康美好的結論。喬中兄提出的問題和分析,未必都有獨到之處,但放在「五個世界」的框架去觀察和思考,便產生另闢蹊徑的新意。在宏大論述的過程,管喬中表現出歷史的深度、視野的廣度和學識的厚度,更流露對人類命運的終極關懷,令聽者有所思,也有所感。

我留意到,在大約一個半小時的演講中,管喬中擷取中國古代先賢的思想精華,亦引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和觀點,多次提到《一八四四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這本書,例如,在談到第一世界即人與自然的世界時,他引述書中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這就是說,自然界是人為了不致死亡而必須與之處於持續不斷的交互作用過程的、人的身體。所謂人的肉體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聯繫,不外是說自然界同自身相聯繫,因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管喬中在馬克思主義關於人與自然的關係的論述中,找到國家領導人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問題的理論依據。他也提到「異化」的概念,這是馬克思早期一個重要論點。管喬中說,他在當知青下放農村的時候,就已經通讀多本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其中包括《一八四四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早年特殊環境下的閱讀對他影響之大,可想而知。在內地,有很多像管喬中這種經歷的同輩人,「文革」結束後考上大學,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

茶歇之後是Q&A環節,聲稱很少聽一個半小時講座仍不打瞌睡的嶺大協理副校長劉智鵬教授第一個搶咪,發表自己觀點並提問,前科技局局長薛永恒、經濟學者關品方教授等人也紛紛提問,與管喬中互動交流。現場聽眾遞上多張提問「紙仔」,有人擔心「第二世界」台灣問題會否引發中美戰爭,也有人關心「第五世界」科技發展會否導致人類的毀滅。我總覺得,香港社會需要多一些冷靜思考的人。一個人的思考引發眾人的思考,主持這個講座令我很有滿足感。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大公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