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平:立秋(癸卯年 農歷六月二十二日)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3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於每年公曆8月7-9日交節。至此一年剛過一半,是下一個半年的開始。《曆書》曰:「斗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穀熟也。」此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地球到達太陽黃經135°。
廿四節氣反映了四時「氣」的變化。「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標示著季節的開始。《管子》說:「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 立秋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節點。立秋,也意味著降水、濕度等,處於一年中的轉折點,趨於下降或減少;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索成熟。
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立秋過後,風已不同於夏天中的熱風,颳風時人們開始會感覺到涼爽;接著,霧氣產生在早晨的大地上,並且寒蟬也因秋天感陰而開始鳴叫。實際上,中國多數地方立秋至處暑這時段還是很悶熱,「涼風至」、「白露生」、「寒蟬鳴」等現象還剛開始。據二十四節氣排序,立秋後還有處暑節氣,「處暑」是出暑的意思,立秋期間並不代表酷熱天氣就此結束,尚未出暑。所謂」熱在三伏「,「三伏」中的末伏還在立秋節氣之後。酷暑並沒有過完,暑氣一時難盡消,真正略有涼意一般要到白露節氣之後。
秋季是暑熱與涼寒交替的季節。進入秋季後,由夏季的多雨濕熱過渡向秋季少雨乾燥氣候。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收、陰氣漸長,萬物隨陽氣下沉而逐漸蕭落。草木的葉子從繁茂的綠色到發黃,並開始落葉,莊稼則開始成熟。立秋是古時「四時八節」之一,民間有祭祀土地神,慶祝豐收的習俗。
《爾雅》:「秋為收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說文解字》對「秋」解釋:「秋,禾穀熟也。」秋天是禾穀成熟、收穫的季節。秋後還有一伏,立秋前後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仍然較高,各種農作物生長旺盛,對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此期受旱會給農作物最終收成造成難以補救的損失。所以有「立秋三場雨,秕稻變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黃金」之說。這季節是最後的一波高溫,必須抓緊當前溫度較高的有利時機,追肥耘田,加強管理。
古代農業社會,農民對「立秋」的重視程度不亞於過節。立秋日的天氣,就像龜殼上的紋路,細心察看,也會看到他們日後農作物的出路。古人認為如果立秋日天氣晴朗,必定風調雨順,萬事大吉,可以坐等豐收。
立秋日如果行雷的話,那麼冬天的農作物則會失收,而且情況將會十分嚴重。如果立秋是在農曆的七月,則農作物收成良好。在農曆六月已經立秋呢,則收成便不好了。立秋前刮北風,立秋後便會下雨。立秋後刮北風,則可能一整個冬季都沒有雨,而且可能遇上旱情。「立秋」後下不下雨更忽視不得,「立秋有雨樣樣收,立秋無雨人人憂」,因為「立秋無雨是空秋,萬物歷來一半收」。由此可見,「立秋」還是一個收穫的標誌,所謂「秋不涼,籽不黃」,「立秋十天遍地黃」,「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結頂」,一個金色的秋天就要到來了。所以,立秋日,都是農民最為緊張與注重的日子。
在秋季養生中,《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立秋之後,也是人體陰陽代謝出現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往往使人極易產生倦怠、乏力之感。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可根據需要適當進補。因此秋季養生,凡精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鍛煉、皆以養收為原則。
「立秋」不僅是重要的節氣,還是中國重要的歲時節日。在以前的農耕社會,立秋似乎比中秋更為重要,有些皇帝,更在立秋時率文武百官到城郊設壇迎秋。在古代,民間在立秋收成之後,會挑選一個黃道吉日,一方面祭拜感謝上蒼與祖先的庇佑,另一方面則嘗試新收成的米穀,以慶祝辛勤換來的收穫。 民間有「立秋」這天「貼秋膘」、「咬秋」、「啃秋」等習俗。
癸卯年的「立秋」正是個多事之秋。這,不是一個和平的世界,我們只是有幸生活在一個和平安定,底氣足,應變力強的國度里面。眼看著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的特徵更加明顯厲害,我們更必須以「涼風至」的態度冷靜應對。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開放包容胸懷,才能迎來秋天的天高雲淡。
秋,一定要有種「閒」的味道才能說「立」。在這個動盪的世界,選一個高地,抽離擺脫人間俗事,在另一個維度上,看著秋雲的舒卷,便已秋色連波。
還是那句話,「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港澳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