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旭:停更的青年失業率
中國官方星期二(8月15日)發佈7月份各項宏觀經濟數據,一系列弱於預期的數據加劇籠罩中國經濟的悲觀情緒,但最引人關注的是,青年失業率數據暫停更新了。
這個消息一出,立刻成為各大媒體的新聞標題。在中國社交媒體上,網民一片嘩然,幾乎一面倒質疑官方「掩耳盜鈴」。不少微博用戶在相關新聞下評論,「編到現在自己都沒信心了」「這是被失業數據嚇到了嗎」「捂着耳朵向前沖吧」;還有網民不客氣地調侃官方,「容我找個新的統計方法把失業率降下去」。
中國是從2018年開始公布16歲至24歲的青年失業率,主要針對城鎮地區這個年齡段的就業情況。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持續疲弱,這個被視為觀察中國經濟走向、就業市場形勢和青年狀態的重要指標,一直受到高度關注。
官方數據顯示,青年失業率在今年首六個月逐月攀升,4月起超過去年7月的19.9%,升至2018年有這項統計以來的新高,6月份再進一步達到21.3%。
今年中國高校畢業生創紀錄地達到1158萬人,不少經濟分析師早前預計,畢業季到來後,青年失業率很可能繼續攀升。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言人付凌暉星期二在新聞發佈會上解釋稱,暫停發佈青年人等分年齡段的城鎮調查失業率,主要原因是「經濟社會在不斷發展變化,統計工作需要不斷完善,勞動力調查統計也需要進一步健全優化」。
在中國經濟持續低迷的敏感時間點上,突然宣布暫停發佈一項備受矚目的數據,並決定調整過往的統計方式,無論出發點是什麼,都很難不引起各種猜想。
青年失業率數據停更帶來的最直接的影響是,外界又少了一個評估中國經濟形勢的關鍵數據。這在很多人心中也種下一連串疑問:青年失業情況是否已經糟糕到難以說出口?官方是否要借統計上的技術操作,美化數據以穩定大眾信心?
造成這些疑問的直接原因是,眼下中國年輕人的就業情況確實不容樂觀,艱難的環境即便沒有官方數據,也不難感受到。
在這個「最難畢業季」中,中國媒體和社交平台上不斷有報道和爆料指,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大學就業數據造假。有畢業生被「催就業」,不得不與皮包公司簽就業合同,只為拿到畢業證;也有高校班主任面對學校指派的就業任務,明裡暗裡要求學生在就業調查中提供虛假信息。
8月初,中國教育部官網發佈消息稱,已經派出多個工作組赴各省開展專項核查,嚴查就業數據弄虛作假。教育部還公布各地舉報電話和郵箱,承諾「舉報一個、查處一個」。從官方「打假」就業數據的架勢看,造假問題的嚴重性可見一斑。
這一波的青年失業,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經濟在疫情後整體缺乏活力,企業經營不佳、市場信心低落。另一方面,三年疫情後,一批前幾年為規避就業而繼續深造的年輕人集中踏入社會,加劇就業市場僧多粥少的局面。
有學者認為,官方早前發佈的青年失業率,已經是被低估的。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副教授張丹丹上月在《財新》發文指,就業市場狀況不好時,大量勞動力會選擇觀望、等待,或者暫時退出勞動力市場,這群「受挫的勞動力」或者「隱性失業群體」,通常被失業率統計忽略。
據這名學者獲得的統計數據,今年3月中國城鎮中16歲至24歲的人口有9600萬,其中非勞動力佔三分之二,達到6400萬,當中包括4800萬在校生,以及1600萬非在校生。如果把躺平、啃老的「全職子女」計算為失業,青年失業率最高可達46.5%。
這雖然只是一個假設性的數據,而16歲至24歲的失業青年,也只佔整體失業人口中很小的比率,但這群人的困境,尤其是當中大量接受過高等教育的青年面對就業的彷徨,不得不敲響警鐘。
統計局的發佈會沒有透露,青年失業率的數據會停更到幾時,也沒有說明將如何調整統計方法,但做了一些暗示,比如會進一步研究畢業前找工作的學生,是否應納入勞動力調查統計等。
統計方法改變後,可能如官方所說,「更好反映就業情況」。不過,經過這一輪的技術操作,無論失業率是上升還是下降都已不是重點,更值得關心的是,是官方的透明度與公信力又再次受質疑。此外,當這群經歷過疫情全面洗禮的年輕人正式踏出校門時,迎接他們的是不是一個充滿朝氣和機遇,能讓他們感受到希望和信心的社會。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