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心合醫》水療助患者改善痛症 重拾活動自由
原來在水中也可以做物理治療?在水池中進行物理治療,稱為水療,除了可以紓緩痛症,更可以為病人注入正能量,提升生活質素!
基督教聯合醫院資深物理治療師李婉君憶述其中一名病人,75歲的陳婆婆幾年前出現嚴重膝關節炎,不能步行超過15分鐘,在等候接受膝關節置換手術期間,物理治療師建議她進行水療,當時陳婆婆很抗拒,說她很怕水,也未曾游過水,李婉君仍記得陳婆婆參加第一堂水療時的情況:「婆婆當時如臨深淵,全程都捉緊我的手,但上了6堂之後,她已經能夠連續步行30分鐘,更主動與家人一起到公眾泳池做運動。」
基督教聯合醫院資深物理治療師李婉君說,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風、各種骨關節及筋腱肌肉痛的患者都適合做水療。
由於水療不像學游泳,即使患者不諳水性或不能浮於水中,也能按物理治療師所設計的動作進行各種鍛鍊。李婉君舉例說,有髖關節或膝關節問題的患者,透過配合浮條或浮板進行不同運動,關節的活動幅度、下肢平衡及肌肉力度會有明顯進步,痛楚亦會隨之而得到改善。
基督教聯合醫院高級物理治療師區藹寧解釋,這是因為水的浮力不但能承托身體部分重量,亦能大大減輕脊椎和關節所承受的壓力及痛楚,再加上水療需在暖水中進行,有助增加血液循環,紓緩痛症,放鬆肌肉,關節活動幅度自然得到提升,再配合浮具增加水中阻力,工具接觸水的面積愈大,水阻就愈大,能同時訓練肌肉力量與心肺耐力,全面改善患者活動能力。
基督教聯合醫院高級物理治療師區藹寧說,持續進行水療能使關節活動幅度明顯增加,更可以配合浮板等輔助工具訓練肌肉力量。
水療好處多
「曾經有一位自幼患上脊髓肌肉萎縮症的小童,由於肌肉漸漸變得無力和萎縮,一直以輪椅代步,在陸地上可謂寸步難行;但當他一進到水療池,整個人就活躍起來,靠著水的浮力與輔助工具在水中自由活動 ,心情豁然開朗。」
李婉君說,這名小童自4歲開始接受水療訓練直至22歲,現時已大學畢業,看到他多年來堅持訓練的成果,深受感動之餘,亦很高興水療能讓他享受到活動與步行的樂趣,及提升生活質素。
物理治療部每日都會按指引定時檢測水溫、氯氣含量及水質,亦會監察室內氣溫、濕度與換氣率,確保病人可以在舒適和安全的情況下運動。
善用科技 增加復康成效
區藹寧說,基督教聯合醫院擴建完成後,將設有一個全新的先進水療池,池底設有可升降地台,不但方便病人出進,更可以透過控制水的深度去微調浮力,提升治療效果。
「將來更會設置水中單車和跑步機,病人可以在不易跌倒的安全環境下進行較高強度的心肺及肌肉訓練,其中跑步機更設有多角度鏡頭,方便物理治療師即時分析病人步姿,按情況制定更貼合病人需要的治療方案。」
她希望病人參加水療班只是一個復康起點,最終目的是希望他們在物理治療師指導下漸漸產生興趣,就像那位75歲的婆婆一樣,能自發地去持續做復康運動,更可確保長遠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