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訪法期間 紀錄片《林風眠》在巴黎開拍
由中國香港《客家頭條》投資,廣東廣播電視台聯合制作的紀錄片「林風眠——中法文化藝術交流的建橋者」,五月五日在巴黎舉行開機儀式,地點選在林風眠的母校法國巴黎高等美術學院。
紀錄片「林風眠——中法文化藝術交流的建橋者」,當地時間五號在林風眠母校法國巴黎高等美術學院開拍
今年是中法建交六十周年,中法各界都在經貿、外交、人文領域展開一系列紀念活動,習近平主席訪法更是把慶祝中法建交一甲子的系列活動推向高潮。林風眠紀錄片的開拍,為這一系列紀念活動,增添了新的光彩。
本紀錄片分為上、中、下三部曲,其中的法國篇,除了拍攝林風眠先生剛好在100年前舉辦畫展的巴黎-MUSEE CERNUSCI 亞洲藝術博物館、斯特拉斯堡,還將尋找他在馬賽、楓丹白露、第戎、巴黎的精彩故事。
MUSEE CERNUSCI
MUSEE CERNUSCI一直館藏的林風眠作品
被譽為「中國現代藝術之父」的林風眠,是中國美院的首任校長,是中國美術家沖出國門,在歐洲舉辦個人畫展的第一人,也是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畫壇的精神領袖。他是廣東梅州客家人,早年負笈法蘭西,學成歸國之後,畢生秉承中西融合的理念,感悟西方美術的新奇表現,傳承中國繪畫藝術的審美精髓,開創了一片全新的美術天地,引發了中法兩國人民的心靈共鳴。
著名畫家林風眠雕像
習主席一再強調要「讓文明交流互鑑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林風眠正是一位在美術領域先行的實踐者。他不僅是卓越的藝術家,更是偉大的教育家。他培養出一批震撼世界的藝術巨匠,他的學生撐起了中國當代美術界的半壁江山,更啟發了無數後來者的探索精神。趙無極、吳冠中、朱德群、席德進、蘇天賜等弟子均充當了中法文化藝術交流的使者,有多位成為法國藝術院的院士,更拓寬了中西藝術教育和文化交流的友誼之橋。
塞纳河畔
本紀錄片的總撰稿人、《客家頭條》總編輯李劍諸博士表示,與實力雄厚的廣東廣播電視台聯合製作此片,是向中法建交六十周年獻禮,也是向世界講好中國的故事、廣東的故事、客家人的故事。
李劍諸表示,早在1998年初,習近平總書記(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在寧化調研時就強調:客家祖地源遠流長,要把它作為一篇大文章來做。習主席對客家族群非常了解,這從他概括的一句話可見精髓:「五洲客家音,四海桑梓情」。
林風眠作品
本身就是梅州人的李劍諸指出,有一句老話是:「有太陽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人是漢族唯一不以地域劃分的民系,亦是全球播衍最廣的漢族民系,是海上絲綢之路最早的開拓者。全世界的客家人逾九千萬,超過歐洲最大国家德國人口的總和。
林風眠作品
聯合製片方強調:「林風眠生於廣東梅州,學成於法國,晚年安居在香港。這部由粵港媒體聯手創作的紀錄片,將由舊及新,在「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背景下,追尋這位巨匠大師的足跡履痕,探索他對中西文化藝術人文交流帶來的深遠影響,以及對今天應當如何共建和諧世界的啟迪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