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倡完善「綠綠賞」環保消費儲分當錢使!

1970-01-01
 
AAA

 

WhatsApp Image 2021-07-15 at 10.04.10.jpeg

近年全球都流行可持續消費,即是平衡消費與環保,減少對環境的相害,令地球有可持續發展。消委會最近公佈的一個持續性調查顯示,香港市民對可持續消費未能做到「知行合一」。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提倡完善現時「綠綠賞」計劃,包括擴大積分獎賞可換領的項目,甚至用作支付水、電費,以吸引更多市民參與。

「綠綠賞」計劃 回收點太少

現時環境局其下的「綠綠賞」計劃,市民可以帶8種物品到指定的社區網絡回收點,回收後就可以儲分及換領小禮品。黃鳳嫺接受思考香港專訪時說,外地都有不少同類計劃。她認為現時的回收點只有100個是太少,市民亦較難取得相關資訊。黃鳳嫺建議利用科技,例如手機的應用程式,讓市民更易掌握回收點的地點及資訊。

 13.jpeg

12.jpeg

14.jpeg

 

參考外國經驗 儲分可用作交通開支

她又建議擴大「綠綠賞」積分的使用範圍,增加市民參與的誘因。「看一下韓國及台灣他們這張類似的卡其實已經廣用。例如在韓國可以用來作交通開支 ,你若買一些環保產品,儲夠分的話可以用點子(積分),甚至可以交電費或水費。這是一個好大的動機 。不只幫社會做了一些事,還可以幫自己慳荷包。」

04b.jpeg

 06.jpeg

 08.jpeg

市民願花更多錢支持環保產品 黃鳳嫺:新商機!

消委會的調查亦發現香港人越來越支持環保產品,更有八成幾的消費者都願意多付百分之五額外支出去支持這些產品。黃鳳嫺說,這是可以預見的市場趨勢,只要商戶能清楚掌握到市場的口味及需要,絕對可以贏得更多客戶。而商戶亦可以利用科技去造大個餅,令製造成本進一步壓低。她指,「好多環保產品 或者是竹造的東西,竹是比較容易分解,竹造的東西以前好貴。現在你看到已有能力大量生產,便宜了好多,永遠都是市場規模,會不會可否做大個餅。當你達至一定規模時價錢可降至與傳統產品無分別。」

04.jpeg

 

「認證」有好多種 消委會:要小心分辯

但她提醒消費者買這類產品時要花時間看清楚資訊,不要見到「認證」就對產品信心大增。「有些純粹是商會自己做出來的環保認證,與國際認證可能是兩碼子的事。」她舉例指,過往消委會曾就嬰兒服飾進行調查,發現有好多不同環保認證,卻有不同的要求。消委會未來會提供更多資訊,給消費者考慮。

 02.jpeg

03.jpeg

 

市民對紙張及塑膠回收信心不足

過去一年多,本港受疫情困擾。黃鳳嫺說,疫情令市民認識到不關注環保問題,會令全球來一場「大疫症」。但同一時間口罩、塑膠廢物數量大增,都需要關注。而在今次調查亦發現,港人在回收行為的評分裹足不前,反映市民對紙張及塑膠回收信心不足。黃鳳嫺說,主要是因為負面報導及市民難知道回收成果。她希望政府提升回收過程的透明度,讓市民知道回收品數量、去向等,令他們重拾信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