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雨:發展藝術文化 展現中西揉合

2017-05-12
胡雨
自由撰稿人
 
AAA

mona.jpg
法國藝術珍品展——羅浮宮的創想由4月底開始展出。(政府新聞網圖片)

作為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活動之一,文化博物館正舉辦的法國藝術珍品展——羅浮宮的創想,講述了羅浮宮從皇宮到博物館的800年。不同時期的一百多件真跡件件大美,播放的視頻吸引了眾多遊客觀賞。

視頻由羅浮宮館長擔當主角,借助時光穿梭機,邀請了法國、大清國的幾任皇帝,聯袂介紹羅浮宮、紫禁城的創建史。演員們惟妙惟肖的表演,使人了解到這兩個舉世聞名的博物館各自從神秘皇宮逐步演變,成為開放型藝術殿堂的歷程。不同時期的國王分別做出了貢獻。新的思潮與政策,使其不斷完善並保持了活力。歷史源遠流長,國王們逝去,作品超越皇權與時光,成為永恒。

策展方對東西方兩大博物館橫向進行比對,說明中國傳統文化正日益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尊重和推崇,其成就可與西方藝術文明並肩。令人遺憾的是,面對國家瑰寶和中國強國趨勢的提升,某些香港人卻不屑了解,還上升到拒絕文化侵襲的層面。不久前,籌建中的故宮文化博物館曾受到質疑、抵制;去年發生的前立法會議員宣誓時的「支那」事件也是明證。

歷史賦予的機遇,造就了香港自由多元、中西兼容的人文特色。走出位於文林路的展館,隔著城門河,代表不同文化信仰的基督神召會堂、沙田車公廟彼此相望、和平共處。近些年,在撕裂的時代背景下,港人的包容性也開始減弱。對於自己的國家和國人,一些人只是看到不足,經常帶著訕笑和蔑視的字眼。社會大環境需要改善,香港第一位女特首應運而生。

把握優勢 發展文化藝術

注意到的是,侯任特首林鄭月娥近期言行也是新風頻傳。領導力創新,文化領域是重要組成部分。實際上,羅浮宮發展史體現的就是革命創新精神。當年,羅浮宮博物館是在被停建、放棄、甚至要拆除的背景下,被以法國藝術評論家聖耶恩為代表的鮮見人士創想出來的——絕處逢生的案例。當下,作為聞名西方的國際化都市和中國最具特色的行政區,沒有哪個城市能比香港更具備承擔中西方文化紐帶的優越條件。香港應該意識到並不可錯失這個良機。未來,能夠利用這種優勢,不斷整合資源,香港既可創造出更多吸引力,也會使更多香港人了解和改變對國家的印象——藝術文化是潤滑劑。

據悉,繼羅浮宮後,未來幾個月裡,故宮博物院、大英博物館也會陸續在香港設展慶賀回歸二十年。屆時,會有紫禁城養心殿一級文物、木乃伊等重量級藏品抵港。能夠匯集展示代表著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世界級藝術寶藏,這是香港獨特的魅力,應該發揚光大。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題為《中西文化紐帶的良機,香港不應錯失》,現題為編輯所加)

延伸閱讀
  • 近日在集古齋舉辦的「顏梅華書畫展」吸引城中藝術出版界眾多重量級人物到場,香港上海文化藝術交流也成為熱議的話題。

    薩日朗  2023-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