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諸:從“積極不干預”到“行政主導”的回歸
2017-08-08
AAA
正在展開上任以來首次北京之行的林鄭月娥,非常直率地告訴傳媒,一地兩檢方案經多年反覆推敲,亦研究了法律基礎,不存在推翻的問題。
署理行政長官張建宗亦說得很明確, “一地兩檢是必須要做的安排,並不是一個選擇“,所以現在需要做的是解說、溝通,而非公眾諮詢。他說,既然“這是唯一可行的方案”,“諮詢嚟做乜?”
政府的強硬態度,有人認為是“霸王硬上弓“。無論怎麼理解,此事釋放出一個強烈信號,就是林鄭的施政風格,將實現“積極不干預”到“行政主導”的回歸。
行政主導有利高效決策
所謂“行政主導” (Executive-led Governance “,是指為了適應社會發展和高效決策的需要,行政權相對於立法權和司法權居於主導地位的管治模式。行政主導不是香港特區政府的發明,而是源自港英殖民政府的總督制。總督制下的總督合法性是單一的,基於宗主國單方面的委任。行政主導制下的特首合法性則是複合的,基於地方選舉和中央委任。從這個意義上理解,香港的民主有了實質性的進化。
上星期,鄭月娥走馬上任“滿月”當日,展開其作為特首的第一個出訪行程,首站正是香港經常比較的“雙城記”主角之新加坡。此安排不無深意。
香港與新加坡確實有許多可比之處,同樣是“彈丸之地”,皆曾經是被英國殖民的法治社會,同屬上世紀下半葉大紅大紫的“亞洲四小龍“。但是,這兩個非凡的國際都會,政府的管治風格又不盡相同。其中最顯著的特徵,就是香港自七十年代以後,一直奉行港英政府的“積極不干預”政策(positive non-interventionism),但新加坡在李光耀治下,施行近乎獨裁的“行政主導” (Executive-led Governance“模式,或者說是“指導式民主”(Guided Democracy)。
首次外訪選獅城有深意
新加坡的行政體制,建基於英國西敏寺議會民主體系,但又發展出一套有別於西方民主的新加坡特色。儘管因政府強勢甚至專橫而備受西方媒體非議,但幾乎沒有人否認其“高效、廉潔、有限民主和經濟優先“的優點。人民行動黨堅信自己的所作所為符合國家的最高利益。事實是否如此亦有爭議,當新加坡必須保持全球最有競爭力和創新意識的經濟體之一,卻是絕大多數國民的共識。
林鄭月娥在新加坡參觀當地公務員的訓練學院時,表示香港也要設立一個培訓公務員的機構。香港現時的管治班底,沿襲了港英傳下來的文官制度,以專業官僚為主。這個體制如何能夠與時俱進得以優化,是提升管治水平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林鄭的前任梁振英,就曾經多次提到要從“積極不干預“轉向”適度有為“。但回歸二十年以來,行政主導遭遇”心有餘而力不足“的體制性尷尬。主要原因有三。其一是香港司法獨立,行政不可能完全主導。其二是立法會儘管在提案權上受限,但在修正案權力上對政府構成嚴重制約,”惡質拉布“此起彼伏。其三,香港的公務員系統沿襲港英舊制,特首對行政權力的運用與掌控力不從心。首任特首董建華出於提升管治能力的考量,首推問責制,以加強特首能量。雖然舉步維艱,但經過多年磨合,問責班子已成為行政機關的重要一環。
弱勢特首時代或終結
縱觀林鄭原娥的首月表現,她有一個良好的開局,並很有可能成為“弱勢特首“的終結者。林鄭出席上任後第一場立法會答問大會的時候,除了長毛被“例牌”趕出議事廳,大部分泛民主派議員罕有地站立迎接這位“穿旗袍的特首”進場,”和風“乍現。這是CY從未有過的禮遇,連林鄭本人都驚嘆“好耐無試過咁平靜”的場面。
毛澤東有句名言,“以鬥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退讓求團結則團結亡“。如果北京以此思維作為最新的治港策略,則反對派鬧一鬧有糖吃的美好時光將成為記憶。這樣的大環境有助於林鄭樹立“有商有量” 、但在原則問題上又“好打得”的形像。譬如她剛上台就頻繁與泛民重鎮的教育界溝通,兌現每年增加50億元教育開支的承諾,但日前又力壓反對聲音任命“惹火”副局長蔡若蓮。
這樣一種“又砌又傾”,“鬥而不破,不鬥不立“的策略,有利於在日漸撕裂的香港社會,尋求公眾利益最大的公約數,找回久違了的行政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