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事”討論過多,重在Action
2017-09-01
AAA
香港住房之擁擠困頓,已經成為世界奇觀。 圖片提供:《思考香港》記者 李劍諸
本星期最值得市民期待的新聞,是林鄭月娥競選及上任時承諾的土地供應專家小組正式登場。此小組由三十個成員組成,任期18個月之後交出“功課”。
土地房屋已成為香港最緊迫的政策議題,再不及時“拆彈”必然引爆各種社會問題。今年上半年私樓價格再升9.3%,首季按揭供款比例佔中位入息超過六成,樓價升幅“完勝”薪金升幅。
徹底解決關乎香港長治久安的土地房屋問題,至少有兩點需要“聚焦”,以便達成社會共識。
其一,香港其實不缺乏土地,而是缺乏善用土地的共識。舉例說,前公屋聯會主席王坤主張開發郊野公園,只要抽2%的郊野公園用地建屋,已是“市民之福“。但鄉郊基金主席林超英針鋒相對,認為廢棄農地、高爾夫球場才是要地首選。港大學者提出填平船灣淡水湖造地,又被批評為“生態噩夢”,引起社會極大爭議。團結香港基金基於大規模的調研和反复論證,提出“新玫瑰園計劃”,認為在維港以外大規模填海是爭議最少的可行辦法,而且公帑應該用得其所,其成本效益更高。但這樣的構想,還有人認為“破壞海洋環境”,而且“遠水不解近渴”,只能作為長遠的土地儲備之用。可見多元社會之眾口難調。
其二、香港也不缺乏對土地房屋問題的討論,缺乏的是政府的決心與行動。林鄭說專責小組在未來一年要推動“大辯論“,但如果不改以往“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做派,一次次的辯論必然淪為“吹水會”。讓專家學者和各利益團體各說各話,照本宣科,老調重彈,有意義但意義甚微。“頸都望到長”排著隊等上車的升鬥市民,要的是政府的Action,以及緊隨其後的Impact。
市民需要的政府的Action以及Impact。 圖片提供:《思考香港》記者 李劍諸
土地開發涉及的利益盤根錯節。例如新界東北馬屎埔收地,恆基形容為地主和租霸的糾紛,但在村民眼中,卻是赤裸裸的農民與地產霸權的抗爭。據政府統計,香港有4400公頃農地,四大發展商經過多年的囤積居奇,佔了相當大的比例,當中大部分荒廢。恆基、新鴻基5年收購農地的面積等於71個大球場。漁護署的實地調查顯示,85%的農地是荒廢的,長耕的僅佔一成半。個中原因,農業式微是客觀事實,但與地主有心閒置,“等候發達”不無關係。
發展商要把農業用地改為住宅用地,須經城規會批准,再補地價,政府和發展商經常就補地價拉鋸。所以被廢棄面積相當於60個維園的這些地皮,多被用作貨櫃、停車之用,亦被臨時搭建成露天倉庫、廢物回收或修車工場,當中夾雜村落、寮屋、休耕農地、魚塘、植被,雜亂無章如同禿子頭上的廯疥,與香港作為國際級大都會的形象大相徑庭。
預料林鄭今次的一個重點考慮方向,是循公私合營合作模式開發新界農地。但反對的聲音也很大,認為政府應引用《土地收回條例》向發展商開刀,而不是再推低補地價換地。此外,減低補地價亦難免令公眾有“利益輸送”的觀感,這也是相關官僚“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因由。所以新一屆政府應該避免“不作為”的同時,對相關機制做更多的解釋功夫,增加透明度。
政府過去也曾成立五花八門的房屋土地小組,比如梁振英政府就曾設立財政司司長擔綱的“房屋用地供應督導小組”,後來又改組成“土地供應督導委員會”,作為土地供應的跨部門合作平台;也有運房局局長牽頭,涵蓋政商學界代表的“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但取得多少實效,公眾有目共睹。
林鄭曾經提出2047年終止丁權期,勇氣可嘉,但敢想與敢幹完全是兩碼事。希望“好打得”之譽的林鄭在大辯論之後,跳出多年來研究研究再研究的怪圈,拿出“快刀斬亂麻”的魄力、擔當與辦法,行政主導解決香港最迫切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