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宜:佔領運動三年後 社會轉趨溫和理性主導
前幾天走過添馬公園,走過樓梯天橋,看到有不少市民在討論,在回顧三年前的佔領運動。確實這是一場觸碰了法律底線的活動,但是當時不論是學者,參與的學生,還是市民,不少人都是基於政治現實和制度的不公平走到街上。
不幸地,整件事件讓公務員和紀律部隊都成了磨心。如果,當時掌握權力的一方不是按情勢和時局,立場左搖右擺,又或者做好了諮詢工作才推動政改,更不是為了追求絕對的權力,重視溝通和對話,社會又是否會逼出一場如此規模的運動?
檢控也好,候審也好,不見得有泛民最老的前輩為年輕人作出的付出和犧牲說過什麼話,建制一方也只針對著違法問題咬著不放。而不幸受到假港獨的餘波影響,受傷的市民及紀律部隊都是無端被捲入了紛爭,本來所有的一切都不必要。
三年過後,溫和理性一派重新主導,但屬於建制的一群,只能默默地工作,泛民也只能委曲求全。聰明的公務員和社會精英選擇明哲保身。在大環境下,剩餘的是極少數強硬激進建制,大力打壓有理想的年輕人。
這個時局和年頭,還有心從政的年輕人,只要是溫和理性的,願意犧牲穩定的工作,將時間和精力放在社區和人民上,都是最值得嘉許的一群。下屆區議會,社會各界應該鼓勵做實事,懂得如何照顧居民的有心人擔當議員。經歷三年,社會重新由理性溫和派陣營主導,但願這些聲音多點,一起表達意見和建議,奪回話語權。
未來幾年,預料一地兩檢,政改,多場選舉依然會觸發建制、泛民以及專業團體的矛盾和爭辯,而且一些年輕人因為幾年間政制發展和社會經濟面向沒有什麼參與,也潛藏著對政府和體制的不滿,要突破困局並非一時三刻可以解決。林鄭月娥和團隊應該在未來有限的蜜月期下,盡快建立與溫和理性的建制和泛民成員,多進行商討和會面,並且在現有諮詢委員會的架構下,擴大與持份者的交流和討論,務求讓社會各界有識之士可以共議政策,由下而上提出可行和務實的政策倡議,避免像過去幾年的內耗和紛爭。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