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洛絲:市區重建應優先興建大型屋苑

2017-11-27
黃洛絲
公營機構工程師
 
AAA

URBAN1.jpg
市建局應主動牽頭大規模收購舊樓,以發展大型屋苑滿足現時的大量居住需求。 (大公報資料圖片)

不少智庫和專業人士都就住屋問題提出意見,但一直以來大定都只是討論單位數目,大大忽視了單位大小和質素等。對於用家,住屋問題絕對不只是數量,而是能否擁有家的感覺。近年不少納米單位出現,在港島區一千萬都只能買兩百多呎的單位。單位數目大幅增長,但空間不足,同樣地會造成嚴重的居住問題。要真正處理住屋問題,除了增加單位落成,同樣要照顧社區規劃、單位大小,以及社會和交通配套。 

近年香港的屋苑落成,不少都是小規模的單幢樓,少數是有數幢樓宇以上的大型屋苑,而這類屋苑較多出現在鐵路站上蓋,又或是新區填海地。市區重建的土地,往往都是單幢樓為主,主要都是因為收樓較為困難,以及相連樓宇的樓齡不同所致。 

不過,回看從前市區重建並非全部以單幢樓為主,例如荃灣萬景峰,就是市區重建局前身,土地發展公司牽頭,與信和共同發展。但近年的市區重建不少都是透過強拍的方式,取得整幢舊樓的全數業權。收購一幢舊樓已經需要「過五關,斬六將」,發展商非常缺乏誘因等到收購幾幢相連的舊樓,才發展大型屋苑。因此,市區重建局其實在此應該發揮更多的角色,主動牽頭大規模收購舊樓,以發展大型屋苑滿足現時的大量居住需求。 

對業主而言,最大問題未必是價錢問題,而是在賣樓後,到底可否保留原有的鄰舍關係,以至搬到新樓後能否有瓦遮頭,有固定居所繼續住下去。尤其是在樓價高企的時間,賣樓賣業權,可能隨時不夠錢再買另一單位作新居。因此,市建局在重建項目的規劃期間,已需要處理如何安置原住戶的問題。最理想的情況下,市建局應該為住戶原區安置,在將來的新建屋苑預留一部分單位予原區的住戶,同時為他們提供遷居期的搬遷津貼、租金資助等等配套,以加快整個收樓過程,減少中間的爭拗問題。 

在現時住宅單位供應不足問題持續,市建局確實應該多思考一些方法,令舊區住戶較易接受市建局的條件,盡快搬遷以令整個市區重建發展加快,單位盡早推出市場滿足香港人的住屋需要。在填海、收棕地等等拓展新土地的方式之外,市區重建本身是一個更快捷的渠道,令整體供應增加,因此政府必須要盡快落實整個市區重建規劃方針,以促進樓市健康發展,增加單位供應和空間大小,改善市民的住屋環境。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