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歷山:建立一套公平合理的醫生執照試
不久前,陳沛然議員在其「醫生爸爸愛足球」的網上帖文,討論「一國兩制」下的香港醫生執業資格試(下稱「執照試」)提出三個問題:一)考試合格率低,所以考試有問題?二)為何不跟隨新加坡免試輸入外勞醫生?(此問題陳醫生已講清楚,這裡不討論)三)是否存在保護主義?
陳醫生在文尾指出:「香港的出路是公平公正公開的香港醫生執照試」,結論完全正確!但怎樣才算公平合理乃關鍵所在,值得商榷。
與眾多東方國家比較,香港人更愛醫生這個行業,過去半個多世紀香港的高材生多首選讀醫,即使未能在香港學醫,也會選擇先去海外其他地方學醫,最終還是希望回港當醫生。尤其是九七回歸後,英聯邦國家畢業的醫生欲回港行醫也要考牌,因此香港聚集了一批為數不少的醫療後備力量,這也是香港得天獨厚的醫生人力資源,因為本地培養一名合格醫生需耗約500萬及六年時間,而外來考試合格醫生只需一年的見習,兩者差異巨大。適當合理地吸納其中有用人才為市民服務,不僅能節省大量公帑,也是靈活調節醫生人力需求的有效措施。
多年來,香港雖然設立有醫生執照試制度,但40年來,能成功過三關的總共只有千餘名。
根據香港醫務委員會迄今公布的歷屆執業資格考試人數及合格人數資料顯示(附上統計表格供參考):1977年至2015年共38年的42次(每次分三關)考試,總平均合格率約5.6%(以三關合格率相乘計算),其中九七回歸後英聯邦國家畢業的醫生也必須參加統一考試,但合格率非但沒有回升,反而由6.3%降至4.9%。近年考試合格率雖略見上升,但仍然處於嚴重偏低的水平。
以上數據說明什麼問題,其中有無保護主義作祟?相比美、英對非本國畢業醫生執照試合格率約70%,差距不可謂不大。
事實上,香港長期以來,大部分時間都處於醫生「供求失衡」或「供不應求」的狀態,尤其是近些年公立醫院的「醫生荒」,為此醫療當局已將本地醫學院收生人數由2011年每年250名大幅增加至現在的470名。雖然,對公立醫院醫生流失的原因眾說紛紜,對整體醫生是否缺乏的問題也見仁見智,但放眼未來,香港人口老化及醫療事業的長遠發展,整體醫生需求將逐年大增這一點,醫學界諒無異議。
眼下,再糾纏於過去是否存在「保護主義」已經沒有意義,但我們不能不承認,實行了40年的香港醫生考執照試制度已經與時代嚴重脫節,必須認真檢討和改革。
筆者認為,首先要檢討的是執照試的合格率。長期以來,合格率被人為地壓制在不合理的低水平,令考試偏離了原意,意義盡失。筆者並非認為考試要先把合格率定死,那是違反考試的基本原則,但合格率乃考試的核心要素,必須與考試的宗旨相吻合。正如中學會考,假如我們將合格率設在10%以下還是80%以上,其意義截然不同。那麼,究竟醫生執照試合格率應該設定在怎樣的範圍內才算合理和公平,值得深入探討。
筆者認為,下列幾個因素是決定合格率的重要參考。
一、考試的目的。執照試是為吸納與本港畢業醫生同等水平的人才為市民服務,而不是設置障礙,將人才拒之於外。
二、考生的素質。過去40年近萬名考生大多數是受過嚴格正規的醫學教育和訓練,並非不學無術。
三、應根據實際醫生供求,作靈活調節。如醫生已經飽和,合格率應相應調低,反之亦然,但前提是必須保證高標準醫療質素及有助香港醫生的供求平衡。
四、參考本地兩間大學醫科畢業生的執照試成績,這是最客觀合理的參數。
陳沛然醫生在帖文中提議:「讓本地兩間大學醫學畢業生參加統一執照試,比一比成績」,這無疑是公平合理的建議!一來符合國際慣例,畢業生必須參加執業資格試,合格者才能獲得醫生執照,二來可以為執照試定下凖則度,三來避免外界「不同標準」的質疑。
多年來有關當局不設「同場統一考試」,原因恐怕是擔心本地畢業生不及格會造成資源浪費,但筆者認為這是不必要的顧慮,本地生的合格率只作為外來醫生合格率的參考,一時不合格者可以不限次數補考,就不會造成資源浪費。總之,只有同場統一考試才知道合格率應設在什麼水平謂之合理。
除了合格率必須做出調整外,執照試在考試形式、考題選擇、計分方式等方面也應作出檢討和規範。例如考試範圍幾乎保羅萬有,第一部份筆試的兩卷共240題,內容包括解剖、生理、生化、病理、藥理以及臨床20多專科內容,考生要考大學一年級至五年級全部幾十本書的內容。原來過往為了把執照試標準「與本地醫學生看齊」,因此考題大部分由兩間大學各年級的「考題庫」中選取,也就是說,外地考生要一次過面對本地生五年內分10次考試的內容,這能叫「公平合理、同一標準」嗎?當然,今後如實行統一考試,考題絕不能再由舊考題中選取,以示公允。
另外,對陳沛然議員提到的「內地考生和一帶一路國家考生成績較英美加德澳考生相對落後」的問題,是否由於考試形式差異造成,有無改進的空間?值得探討。欣聞,在執照醫生協會的提議下,醫委會擬撥款設立考試資訊平台和模擬試以協助外來醫生適應等措施,值得歡迎。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