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婷:理財新哲學 應全民派錢
房屋問題,醫院爆滿,貧富懸殊差距加劇等問題持續困擾香港,確實不是一份財政預算案就能解決得了。
正如博客陳凱文所言,政府坐擁萬億盈餘,應該幫助真正需要的人,政黨應該聯手爭取有關措施,當年成功爭取人人6000元,今時今日來多一次未嘗不可。而政府在今年的財政規劃下,應當在創科以外,多放資源在醫療、教育和勞福政策。
派錢予年青人不是壞事
媒體訪問了一些資深學者所言,未來政府需要在醫療、教育等方面大力增撥資源,也要尋找新的經濟動力,同時制定長遠的發展藍圖。年輕人缺乏向上流動的機會,當然不是派錢就能夠解決得了。基層青年的狀況絕對需要重視和注意,而目前基層家庭的孩子入讀大學的機會率比富有家庭低很多。 最近行政會議成員羅太談及預算案,認為年輕人難從退稅中受惠,鼓勵他們「捱下啦,後生仔」,在網上引起反響,正好說明現時社會給予年輕人的機會著實不夠,致使他們面對比上一代艱苦的時光。不少人認為不應該幫忙年輕人,也不能夠隨便派錢。筆者倒是不同意,因為年輕人就是社會的動力。派錢給他們,可以紓解他們一個月住房需要,支付學費,出國學習吸收新知識,也可以讓他們添置好的衣服去面試,應付交通費等等。而且好的孩子說不定還會為家裡的父母交租,也會照顧好年長的親友。看到社會輿論批評預算案,或多或少是網民認為政府自以為派得好,派得妙,卻無形中忽略了一些不在計劃中的人士。
政府有責任讓基層分享經濟成果
在過去的周末,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會與財爺和相關官員構思,怎樣幫助一些未獲財政預算案覆蓋人士,他認為要在設計制度方面取得平衡,避免行政費用過高或雙重福利情況。筆者倒覺得,有個幾年前派錢的經驗,直接送到市民銀行戶口是最方便的做法,另外也可參考澳門,把支票寄到市民家中。新加坡政府也認為藏富於民是好事,不論是給低收入人士津貼,資助年輕人上車都是實實在在的大筆金額,回看香港,政府坐擁儲備,近年稅收甚多,普遍市民卻分不到太多。隨著近幾年在土地收入和樓宇買賣中獲得的印花稅,正好就是一份從富人手中獲得的政府收入,作為財富分配的機關,實在有責任把盈餘分配給社會低下階層,讓他們分享到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果。
筆者樂見羅致光和政務官有承擔,明白不少低收入人士享受不到退稅優惠,也有不少人因為各種原因未能申領在職家庭津貼等。故此,盡快啟動關愛基金去幫助今次未能得到甜頭的人士。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