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霾澈:海南建自貿港,將是香港勁敵
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在海南宣布建立全國首個自由貿易港的決定,並公布了眾多給海南的具體優惠政策。相比起過去中央在上海和深圳的各種舉動總能引起香港的關注,這次對海南的關注程度明顯有所不及,但在筆者看來,這次在海南自貿港的新措施,很多方面都與香港有直接競爭關係,將是香港的勁敵。
香港很多人對海南新規劃的焦點落在賽馬、博彩之上,又或者是免稅購物方面,但其實這些在總體的規劃之中,只是極其微不足道的旁枝末節。自貿港要構建的是在制度體系和政策體系,圍繞貿易零壁壘、跨境資金自由流動、人員往來自由化、服務業整體開放這四個方面,探索出一條符合中國實際的道路。
比如離岸貿易、離岸金融是所有自貿港的主要著力點,香港便是這方面的佼佼者,2015年,香港的離岸貿易規模達到4.33萬億元港幣,佔香港年度貿易總量的55%。相較於傳統的轉口貿易,離岸貿易的物理成本更低,而且對地理位置等的要求不高,只要有信息源,世界各地的生意都能做,無疑能夠帶來巨大的貿易量和資金量。總量一大,其附加值作用就會凸顯。當海南能夠吸引世界各地的企業來這裡做生意之後,商品和信息流的價值,將不可估量,中國電子商務企業快速發展的優勢,尤其有利於離岸貿易的發展。
自貿港規模之大不容輕視
其實在自貿港之前,國內最早自2013年在上海設立自貿區開始,至今累計已有11個,其中包括在2015年設立、由廣深珠三市的精華共同組成的廣東自貿區。但是客觀來說,各地的自貿區成立至今成績都比較有限,無論是曾經引起香港高度警惕的上海自貿區,還是近在咫尺的廣東自貿區,似乎都沒有對香港產生什麼太顯著的影響。
或許因此香港這次對自貿港也沒有太大的觸動,但事實上,自貿區和自貿港是完全不同層次的事物,假設自貿區在自由貿易方面是幼稚園程度,那麼自貿港就是博士程度,香港如果不加以重視,恐怕會吃大虧。去年十九大之後,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汪洋在《人民日報》發表了署名文章《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其中重點提到探索建設自貿港。
地域廣闊 發展潛力更大
汪洋在文章中對自貿港做了個定性,「是設在一國(地區)境內關外、貨物資金人員進出自由、絕大多數商品免徵關稅的特定區域,是目前全球開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經濟功能區。」目前全球有130多個自貿港,其中最成功的有香港、新加坡、迪拜和鹿特丹等,因此這幾個地方也就理所當然成為海南學習、競爭乃至超越的對象。
上述幾個自貿港的面積都非常有限,但是海南的面積達3.4萬平方公里,等同30多個香港,並有中國內地這樣廣闊的腹地作為市場經濟要素支撐,潛力十分可觀,發展空間也更為充裕。海南建設自貿港絕非成為全球貿易樞紐這麼簡單,《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將海南定位為「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可見其重視程度。
作為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開放形態,自貿港的建設對所在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政府管理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在市場准入、金融制度、稅收等方面做出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安排。通過自貿港的建設,可以引領中國參與和主導貿易、投資、金融、法律等方面的國際規則的制定,形成更加穩定、透明和可預期的貿易投資環境,消除中國面臨的貿易壁壘,提升中國全球資源配置的能力。如果海南在這些領域摸索出一條道路,香港還有什麼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