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克勤:把握辯論契機,三大聚焦方向
土地供應小組最近公佈了一份諮詢文件,就覓地提出了十八個選項之多。文件提出了一個驚人的數字,指出我們尚欠1200公頃的土地。當然我們認為《2030+》的推算土地缺口尚算保守,然而不論數目多寡,面前的事實就是香港的未來發展受困於土地的短缺。
文件既然提出了十八個選項,或多或少暗示了沒有單一的選項可以滿足以上的需要。當局自然需要多管齊下,為香港開拓新的土地。我認為大家可以從以下三個方向,去衡量有關選項的得與失:
首先,應從「由大至細」的角度聚焦,優先考慮可以獲得大面積土地的方案。選項中有數十以致數千公頃的土地選項,假若我們只聚焦一個太有爭議性,但所獲土地不多的選項。這未免因小失大,浪費更多寶貴的時間。
其次,覓地不應為原有的社區帶來太多的負荷,理應有一個更具前瞻的規劃。過去曾有一段時間政府在市區興建不少「插針樓」,雖然美其名為地盡其用,但往往忽視了原有社區的承受能力。以致原有居民總會抱怨交通、購物、休憩設施等均僧多粥少,造成對「盲搶樓」的天然恐懼。故此大面積整合棕地、開拓新發展區、維港以外的離岸填海等,不失為解決以上問題的方法。
最後,新的土地需要考慮可行性、技術難度等成本效益問題。縱使部分發展船灣淡水湖可以獲得廣大的土地,但當中的技術要求頗高。受到水壩逾10米高的限制,不論陸路、海路進行回填的難度複雜,工程費用恐怕是天文數字,是否值得便要看整體社會的取態。
近年每當一提到土地發展,社會總有人反對,動輒便扣上利益輸送的帽子。批鬥式的態度無助於溝通、共識,更遑論落實行動。藉著土地大辯論建立起的溝通平台,讓公眾就覓地盡訴心中情。希望未來的討論可以更聚焦,為下一步的行動凝聚堅實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