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多D:「佛誕」你可能不知道的四件事
點解「佛誕」訂為假日?
佛誕在1999年前,並非假日。
1997年,特區政府將英女皇壽辰、以及紀念香港二戰後從日軍手上解放而設立的重光紀念日,合共4日假期,改為特區成立紀念日、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國慶日、國慶日翌日。
兩年後,即1999年,政府再更改假期安排。經諮詢後,將抗日戰爭紀念日和國慶日翌日假期,改為勞動節和佛誕。佛誕成為假期不止是時機到,更是佛教界一直爭取的結果。已圓寂的覺光法師,於1996年收集了全港八十多萬佛教徒和市民的簽名,向當局提出請求將佛誕列為假期。另外,宗教界在本港選委會佔60個議席,是擁有議席最多的界別之一,影響力不容小覷。
當年佛誕成為假期都遇到爭議。部分時任議員質疑當局有何理據取消原有假期,而非只是增加假期。當局指是經諮詢廣泛社會意見,又指本港公眾假期的日數已較外國為多,每增加一天假期,增加僱主成本總額6億港元,將對經濟競爭力產生負面影響。所以抗日戰爭紀念日和國慶日翌日假期最終都被換走。
佛誕假期為何不是人人有份?
現時本港所有打工仔選擇工作都會向公司了解放「勞工假期」或「公眾假期」。
根據《僱傭條例》列明,勞工假期有12天,但不包括復活節、佛誕、聖誕節的5天假日。僱主不能以工資代替假日給僱員,若違法可被罰款港幣5萬元。
這是否與你印象中的假期不一樣?皆因除上述條例,另有《香港法例》規定「公眾假期」,扣除星期日共有17天,為「(除例外)指所有銀行、教育機構、公共機構辦事處及政府部門遵守為假期的日子」。由於在條例中除了公營機構外,私人企業中只特別提到「銀行」,故此坊間亦稱公眾假期為「銀行假」。
現時除銀行、教育機構、公共機構辦事處及政府部門,一般「白領」行業僱員均可放公眾假期,佔全港僱員49.5%。而約30.9%的僱員則放勞工假,多屬於飲食業、物業管理、保安及清潔服務等「藍領」行業。
香港勞工界過去不斷批評這個不平等情況,要求政府修例改善,但就遇到商界大力反對。在勞資雙方未能達成一致共識情況下,打工仔仍未聽到「福音」,佛誕亦都與放勞工假的打工仔無緣。
為何長洲太平清醮每年均在佛誕假期舉行?
對於不少人來講,佛誕到,自然要去長洲太平清醮看飄色巡遊、搶包山。但其實佛誕與太平清醮「掛勾」只是近十多年來出現的現象。
長洲太平清醮每年舉行,為期三天。以往的日期通過問卜定出,故每年不同。直至2000年,慶典適逢佛誕假期,有大量遊人前來觀賞,所以翌年太平清醮值理會再問卜時,就向北帝表達希望每年正醮日都在農曆四月初八,結果得到勝杯,醮期自此固定於每年佛誕假期舉行。
除了食齋 應節食物「芫茜餅」你識唔識
中秋節吃月餅,端午節吃粽,而佛誕也不例外,廣東一帶的佛教徒,喜歡在佛誕節前吃「芫茜餅」,香港齋舖也會推出發售。雖然有「芫茜」二字,但此芫茜非平日菜餚配料,正確名稱應為「欒樨餅」或「煙樨餅」。
傳說古時某年夏天,香山縣龍塘樹坑發生瘟疫,死了很多人。河邊有戶窮苦人家,因為無力延醫購藥,嗅到欒樨樹葉發出清香,便摘了一把,回家搗碎沖水喝,不久病就好了。這事一傳十,十傳百,人們紛紛採摘欒樨葉沖水喝、做餅吃。後來每年的四月初八,人們便做「欒樨餅」來貢佛。
除此以外,僧尼會在這一天會置銅佛於水中,進行浴佛;請善男信女吃齋會;或以施捨形式,祈求結來世之緣,謂之結緣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