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如林:香港貿易單一窗口 遜新加坡三十年
於1960至1990年代,韓國、台灣、香港及新加坡憑著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經濟得以高速發展,合稱「亞洲四小龍」。其後各自發展,但多年來都是大家拿來互相比較的「競爭對手」。其中,香港和新加坡都積極發展進出口貿易,可是香港近年有點江河日下之勢。根據2018年博鰲亞洲論壇宣佈,在亞洲經濟體競爭力2017年度排名當中,新加坡壓倒第二的香港,位居首位。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就是香港的貿易單一窗口發展,遲了新加坡三十年。
何謂貿易單一窗口?
貿易單一窗口可以被理解成一個綜合平台,讓與貿易及運輸有關的各界可以透過單一接觸點去滿足監管當局對於出入口的各種要求,例如是各種證明文件的提交及查驗,而相同的資料只需要提交一次。有了貿易單一窗口後,政府可以在一個單一地方收集貿易相關的資料及文件,而不用業界
把相同的資料向數個部門重覆繳交。例如,當有一間公司希望申請各類牌照時,起碼商業登記在一段時間內不用向多個部門重新繳交。而應該是部門自己從貿易單一窗口處快速地提取適當的資料,省卻兩方面的人力物力及時間。
香港比新加坡遲起步三十年
近年不少人都將香港和新加坡相比,而結果大多都是香港比較落後,例如是在初創企業的風氣、智能城市和無人駕駛等等方面。古有曹操之才遜楊修三十里,今日則有香港遜新加坡三十年。根據新加坡官方資料顯示,新加坡早於1989年10月已推出全球首個貿易單一窗口,以促進新加坡的貿易業發展。可是,香港要到了2016年才提出建構單一貿易窗口的需要,實在是有一段距離需要追趕。
貿易單一窗口乃大勢所趨 香港需要急起直追
縱觀全球,貿易單一窗口已是非常普遍的政策,除了新加坡,台灣、中國內地,紐西蘭和澳洲也已發展了當相成熟的單一窗口。當新加坡和中國內地的貿易單一窗口已經包含了融資、保險和數據分析等增值服務時,香港的貿易公司還在用職員或快遞公司上門「交單」,大家可以想像到在進出口貿易方面香港是有多落後和固步自封。或許香港現在還有些微的優勢,例如是完善的法制和多年來累積下來的商譽和「慣性收視」。但假如香港只希望「食老本」而不思進取的話,將在各方面被拋離更遠,最終淪為一個黯然失色的普通城市。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