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香港的政策史補上一筆──專訪張炳良
張炳良,綽號「張良」,當年「學而優則仕」,如今重返學界,無官一身輕,寫下洋洋十多萬字,推出《不能迴避的現實》兩冊,一談房屋政策,一談運輸政策,當人人期待這本書有什麼「料」爆之際,他卻在引言寫明不涉及「爆料」,亦因為「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盡量不去觸及現屆林鄭月娥政府的政策舉措。他說,這是「政治倫理」。
張炳良從政之路,要從1975年說起。他畢業後加入政府當行政主任,當了12年公務員,最後兩年在廉政公署。之後轉跑道當學者,他說是因勢利導:「我1986年加入當時的城市理工學院,之前已在高級文憑課程擔任兼職講師,算是老臣子,學校開辦首屆公共及社會行政學士課程,聘請我做全職教授,我發覺自己的志趣是從事學術研究,遂決定轉行,放棄了公務員長俸,一做便是20多年。」後來他擔任過匯點主席、民主黨副主席,又於1995年至1997年擔任立法局議員,其後出任香港政策研究所創會董事及「新力量網絡」創會主席,2005年獲政府委任為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香港教育學院前任校長,直到2012年,人生再轉跑道。
加入梁班子的緣由
梁振英在2012年找他做局長,他形容是另一次契機,「房屋政策是我興趣所在,90年代曾在房委會幫忙。上任行政長官梁振英邀請我加入政府時,是負責房屋及規劃地政局,當初想改組成房屋及規劃地政局,沒想到改組方案在立法會遭遇拉布而觸礁。後來(2012年)6月獲中央委任,唯有沿用原來架構擔任運輸及房屋局,豈料一做便是5年。」(發展局和運輸及房屋局,則改組為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及運輸及工務局。)
他笑言自已是「替工」,一開始與發展局局長麥齊光有默契,互相照顧對方某個政策範疇,但沒有想過開局後政治形勢惡劣,立法會改選後也沒有改善,決定以不變應萬變。麥齊光更因涉嫌不誠實申請領取房屋津貼而被廉政公署拘捕,由上任到辭職歷時僅12天,是特區政府史上任期最短的局長。與當初期望不同,會否感到鬱鬱不得志?張炳良笑說不會,「問題不是由單一政策局處理,房屋政策牽涉土地,交通牽涉到規劃、財務,跨局之間要有所協調。」「我在書中也有寫,政策問題受不同因素影響。尤其政策不是由零開始,政策範疇繼承許多事,政策有路徑依賴,扭轉路徑需時,在社會科學有所謂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ce)。」他耐心解釋:「既有政策有既有利益(vested interest),調整時如何擺平不同既得利益者,令大家不覺利益受損、如何協調小局和大局,正是所有政策的挑戰。當中受到的挫敗是全世界政府都會面對的問題,並非香港獨特要面對。這是已知的,我研究公共行政、管治,明白是存在的。只是做了局長後,意識到問題比想像中得更尖銳。」
兩度萌生辭職念頭
問題之尖銳,令他先後兩度萌生辭職念頭,張炳良憶述,第一次是2014年,當時高鐵工程最先被揭發需延期約兩年,但被社會質疑他與港鐵「合謀隱瞞」。他憶述,時任港鐵行政總裁韋達誠曾致電張炳良,向他「拍心口」稱高鐵可於2015年完工,他「疑中留情」(benefit of doubt),相信港鐵卻釀成事件,但傳媒及公眾卻認為他有意隱瞞,「整件事件過程心情很複雜,當時決定若政府的獨立專家小組證實局長須就此負責,我願意立刻辭職」,最終沒有人被報告點名譴責。
第二次是2016年高鐵超支需向財委會申請追加撥款196億元,他稱當時若議案未能通過,高鐵工程將要準備停工,「當時我已叫港鐵主席馬時亨做好倒數的準備」,「雖然這並非局長可以控制,但已有心理準備需承擔政治責任,引咎辭職」,最後財委會在爭議聲下通過撥款。
運輸房屋局 何妨分拆?
林鄭月娥在2017年競選期間,已提出分拆運輸及房屋局。現屆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亦曾表示,如果社會氛圍和政治環境許可,政府會考慮改組運輸及房屋局。若該局分拆,他將有更多時間和能量,集中處理房屋相關政策。
本文為《灼見名家》專訪,本網獲授權轉載。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