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寒諜戰‧影評】李美:三勝荷里活的韓國諜戰片!
(《北寒諜戰》電影劇照)
一談諜戰片,人們都易想到「007占士邦」或「職業特工隊」;然而,諜戰片又豈止荷李活專美?韓國的《北寒諜戰》不單是個另類選擇,兼且至少有三個地方勝過美國!
韓風近年席捲世界,加之朝鮮的神秘感往往令港人著迷--《北寒諜戰》可謂一次過滿足了兩個願望。假若,大家還喜歡韓國近年的政治片,例如《逆權大狀》、《逆權司機》、《1987:逆權公民》之類,本片則更仿如一顆「出奇蛋」,可以滿足三個願望--雖然,今次的政治議題不涉民主、自由之類,但跟上述「三部曲」一般,《北寒諜戰》同樣改編自歷史事實,是故都有血有肉,而且裡面所涉的政治氣氛,更恐進一步地肅殺冷峻,所以,本片肯定也夠一眾政治迷過足癮。
當然,除政治迷外,一眾戲迷亦不應輕易錯過《北寒諜戰》。首先,看到本片主角是《軍艦島》的黃晸玟,已知有此好戲之人壓場,電影必然不會太差;事實上,今次他的演出亦不比前作遜色。退一步言,即使讀者不喜歡或不認識黃晸玟,也不妨再看演員名單上的朱智勛--有此《與神同行》的帥哥列陣,好大程度也夠吸引力了吧?
一齣電影,非但題材吸引,且還演員吸引,已是成功了大半。也莫說,《北寒諜戰》更大量吸納了荷李活優點,由畫面到音效均非常出色,凡此種種都大大強化了政治氣氛的營造;而與此同時,本片尚很好地避開荷李活缺點,沒有一再盲目追求「荷李活化」--至於,標題所謂的「三勝荷李活」,於此不含劇透部分筆者暫不詳談了。
始終,韓片就是韓片,誠無必要淪為「荷李活2.0」,甚而淪為「荷李活A貨」。《北寒諜戰》縱不十分賣座,亦算不上是經典級,惟筆者仍很推介大家入場收看這齣高值4星的作品。
(注意,以下完全劇透)
講述一名韓國間諜化身商人潛進朝鮮接觸金正日的《北寒諜戰》,究竟哪裡比荷李活好?主要在於電影的純粹。
不必諱言,荷李活的諜戰片,好大程度只是披上「間諜」或「特工」的外衣,實際上乃是「動作特技片」;此外,查其緊張刺激的來源,也每每訴諸官能方面,例如透過一幕又一幕的槍戰、追逐戰、以至上天下海(甚而玩到去太空)的驚險場面帶動。反之,動作元素近零的《北寒諜戰》,其緊張則是訴諸內心深處,主要來自人事之間的內在衝突,加之貫徹全片的肅殺冷峻的政治壓抑氛圍,重頭戲便包括黃晸玟所飾的間諜「黑金星」戰戰兢兢地「覲見」金正日,此前又被國安上校鄭武澤(朱智勛飾)「催眠」審問是否間諜,以及最後「黑金星」身份遭揭破並遭朝鮮對外經委會的李處長(李星民 飾)以槍指頭......凡此種種,毋須硬插一些槍林彈雨大場面,類似由「文戲」引發的緊張感已夠扣人心弦、觸目驚心,亦比「武戲」的來得深層、透徹。
此外,《北寒諜戰》的「間諜」也較其他間諜更似間諜,裡面反覆強調的就是「黑金星」如何取得朝鮮「信任」。可以說,一名間諜隻身走到朝鮮,哪怕說錯一句話、做錯一件事都隨時性命不保,每一步基本都在踩鋼線,容不得半點行差踏錯。這較一般的「鬥智」或「鬥力」,「鬥信任」的玩法其實要求更高,當中涉及的危險性和恐怖感,亦比「武戲」的層次為高,屬於「形而上」而非「形而下」的「步步驚心」,更加切合「間諜」二字。事實上,真正的間諜絕對須要務實而非花巧,誠無需要動輒拿出稀奇古怪及裝模作樣的裝備來(就連周星馳也戲謔創作出「超級間諜櫈」);據真正的「黑金星」事後透露,他的錄音過程並不特別「有型」,好像他見金正日時便將錄音儀器藏到自己尿道......可見,間諜未必都是西裝畢挺、時時刻刻維持齊整髮型,而很可能是為求目的、不惜「嗱喳」!(遺憾電影並無交代此一劇情。)
其二,《北寒諜戰》的格局也比荷李活的高。荷李活的諜戰片,好大程度都潛藏「政治任務」,即在敵我關係明顯的前提下,西方勢力必屬好人兼必然得勝(敵人及手下敗將則往往是蘇聯)。《北寒諜戰》固然亦從韓國視角看待朝鮮,重資本主義、輕共產主義,包括滲透對中國改革開放的羨慕,及凸顯了朝鮮人民生活如何苦困。然而,戲中也有描述韓國本身的政治問題,包括民主選舉都會有操縱問題,甚至電影的壓軸情節竟然源於韓國本身的內訌,身為間諜者與當權者在意識形態上出現分歧;而更重要的是,電影最終還很大程度追求化敵為友,表現出對朝鮮和韓國走向和平統一的盼望。可以說,本片由南北對弈的劇情線引起,然後觸及韓國本身的內部問題,最終則反思南北兩地應否永遠敵對分隔......難道說,相關鋪排與收筆不是優於荷李活嗎?對「和平」二字的演繹與「化敵為友」的格局不是高於荷李活嗎?
其中,「黑金星」和李處長的真友誼,實為韓國和朝鮮兩者的象徵。一方面,「黑金星」跟國安局上司(趙震雄 飾)最終反目,後者只顧自己仕途而不惜犧牲「黑金星」,後來還對外公開「黑金星」的身份試圖陷他置死,回國後政府又控告他叛國泄密判監6年......另方面,李處長則居然放過「黑金星」,先是招攬他「變節」,即使遭受拒絕亦堅持保薦他走,即使自己跟妻女可能受裁也不足惜......兩者對比,韓國代表只為自己私利,朝鮮代表不顧自我犧牲,無疑高下立見。本片還說明了,真友誼是不受「政治立場」所影響;儘管一個是左、一個是右,為何就一定要勢成水火?朝鮮和韓國亦然,兩地的意識形態縱然不同,但難道就無化敵為友的可能?據筆者的非正式統計(即是估計),片裡就特意加入大量握手、碰杯等的特寫,數量之多可能超過十次,就連最後一個鏡頭亦以「黑金星」和李處長的握手收結;電影「言和」味道之濃,實在不言而喻。反觀荷李活的敵我觀念,則絕對是種「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我必然是贏,你必然會輸」的單邊主義......
其三,《北寒諜戰》無疑也有一些商業片元素,畢竟這本來難以避免,不過,片中商業味道就肯定比荷李活淡薄。何謂商業元素?「邦女郎」自然是其中之一——為何一定要在電影裡加入女性以至艷女?《北寒諜戰》便無甚麼女性花瓶角色了,片中女角的戲份不單甚少,也沒有怎樣賣弄美色或色情(充其量說,朱智勛或是一員男性花瓶吧?但演技不俗的他誠非純粹的偶像派)。儘管本片全然男性化,但比較「為加而加」的無端「平權」,好像特朗普當選後荷李活動輒開拍黑人主角的電影,又或一而再地高舉女權主義等等,《北寒諜戰》則堪稱是反璞歸真--試問沒有女主角又如何呢?劇照就不能只得四位男士?壓軸「重遇」一幕難道也不能成為「男人的浪漫」?
然而,要說《北寒諜戰》不好,則或在於太過忠於史實吧,以致片首太多人物及太多訊息要交代,觀眾們難免有點吃不消。的確,這是一齣歷史改編電影,史實裡好多名字都不得不提,否則就無法交代一切來龍去脈。好些角色例如那位中國科學家、那些日本廠商,以及偽造進口標籤逃稅欠債等事件,無疑皆扮演著不可或缺的功能,但電影的描述卻相對地少,包括亮相機會都是一次起兩次止,相關處理則嫌有點失卻平衡。要不,描述應該多一點,要不,就索性不要露面了,退而只用言語來交代,如斯的話豈不更易讓觀眾了解?始終,「黑金星」諜報歷時近十年之久,當中必然牽涉大量的人和事,是故電影亦肯定要做選擇取捨的工夫,例如金正日妹夫張成澤便沒怎樣登場。如果電影前段的解說能夠再精煉一點,既非強餵觀眾囫圇吞棗,也無使觀眾到喉不到肺,則相信效果可能較佳。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