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渤:填海造地,是公眾對林鄭施政報告的最殷切期望

2018-10-09
鮑渤
資深傳媒人, 香港傳媒主筆協會成員
 
AAA

ca1.jpg

時事短打  鮑渤

明天上午,萬眾引頸期待的林鄭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將出爐。

根據她今天出席行政會議前見記者的說法,《施政報告》全文會比去年長約兩成,有點誇張。她說新報告有近250項新措施,但願貼地的實質內容沒有灌水。記得去年她也提出了250項新措施,但完成的只有78項。是否說得多做得少,公眾自有判斷。

政府今年收到的意見書達12800份,較往年多出數倍。其中,三分一關注土地房屋,醫療、教育、福利大約各佔八個百分點。如此看來,土地房屋是香港無可爭辯的最具壓倒性、最迫切的社會問題。

自從香港首任特首董建華提出「八萬五」開始,港人的住房問題一直是歷屆政府的施政重點,林鄭自然也不例外。在去年施政報告中,特首林鄭月娥提出「以創新思維,大刀闊斧解決房屋問題」言猶在耳。但上任一年多,「土地問題」幾乎交白卷,喧騰了半年的「土地大辯論」鳴金收兵,辯出共識了嗎?

當然,林鄭有她的難處。畢竟,樓價高企、供求失衡,是現代都市病,北京、東京、台北、溫哥華、悉尼皆然。只是香港病得更重。不誇張地說,是「病入膏肓」。

對土地房屋問題,每個城市都有規劃。與香港唯一接壤的大陸城市深圳,提出每年平均至少建房「八萬套」,目標與董建華在九七回歸之年首份施政報告的規劃相若。

外界普遍預期,「壓力山大」的林鄭,在新一份施政報告將提出維港以外填海,當中最大面積是東大嶼。記得林鄭今年六月從北京述職返港,旋即開始討論填海。我們有理由相信,北京亦希望香港重啟填海,以徹底紓緩土地不足的壓力。

勢在必行,現在不是填不填海的問題,而是什麼時候填、如何填、填多大、具體如何落實的問題。以筆者的觀察,特區政府在《香港2030+》提出在大嶼山與香港島之間的海域填海1,000公頃興建「東大嶼都會」,是過於保守了。智庫團結香港基金早前發表的填海範圍加倍至2,200公頃,相等於8%香港已發展土地,即半個九龍或110個維園的面積,是比較靠譜的做法。

當然,填海將「一如既往」引發反對聲音。昨日所見,一些團體又聚集政府總部高舉「不要人工島」的標語。誠如劉德華在一個填海宣傳片的真情告白,「沒有百分百完美的方案,只有一個堅定不移的願景」,「破局,靠的是行動,不是爭論」。回望香港開埠以來的發展,港英政府管治香港百多年未曾不停填海。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出席一個關於海港工程的展覽時就重申,填海一向是香港開拓土地的主要策略之一,「在1985年至2000年約十五年期間,香港填海造地約三千公頃」。有了向大海要來的堅實土地,才有香港新市鎮的萬家燈火和工商業的繁榮。

關於「香港地少人多」之說,有以下幾種迷思。其一,香港缺的不完全是土地,而是發展土地的決心。更確切地說,是政府的擔當。正是多年來政府「前怕狼後怕虎」裹足不前,才導致社會各界普遍形成的短中長期土地供應不足的預期,以及樓市持續高燒不退的後果。

迷思之二,是填海和其他選項不必鬧得非此即彼。我們從來不反對,除了填海之外,還應該有增加土地供應的其它選項,譬如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收回新界「棕地」。事實上,並行不悖、多管齊下,反而有助解決土地供應問題。舉一例,若政府缺乏土地儲備又沒有大型發展計劃,地產商手上高達一千多公頃的農地便可「囤積居奇」,成為與政府談判時最有力的籌碼。政府如果落實大型填海計劃,充沛的土地儲備就是底氣。地產商為防止囤積的農地貶值,自然會盡快出手,中短期的土地供應因而受惠。

迷思之三,是填海時間太長,遠水救不了近火。填海造地由規劃至房屋單位落成大致十年。看似很長,其實不會比坊間所謂的一些短期建議來得緩慢。有學者以洪水橋為案例,該區力主開發利用棕地作為土地供應來源,九十年代末規劃到2037年全面落成,大約需時四十年,是填海造地所需時間的四倍。

迷思之四是環保。即便是並不涉及海岸線和濕地,不存在招來「不可逆轉損失」的東大嶼,一樣有非議。許許多多的意見和評論,似是而非,永遠有聽眾。但別忘了,香港發展到了今天,土地是「鋼需」,不是可有可無的奢侈品。

前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先生不久前提出「政府有需要採用大刀闊斧的方式,大幅度增加住宅用地」,「力度要足以將供不應求變成有求必應」,可謂真知灼見。要徹底擺脫「坐困愁城」,大規模填海是不二選項,也是公眾對林鄭明天出爐的施政報告的殷切期待。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