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銳民:高錕走了 香港師生還在對峙
上月病逝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高錕,昨天在香港殯儀館舉殯。靈柩隨後移送哥連臣角火葬場火化,親友們手持白花一一向他做最後告別。這位「光纖之父」走了。
喪禮靈堂以白為主色,中央放置高錕晚年患上腦退化症後拍攝的遺照,由白菊砌成的橫匾寫上「江河不盡」,遺照前擺滿白色蝴蝶蘭和百合花,還有遺孀高黃美芸送上由白玫瑰砌成的心形花牌。
靈堂兩側輓聯以光纖兩字起首,上聯為「光焰見文章曾紡冰絲維萬國」,下聯為「纖涼成海瀆更興膏雨潤群生」,由中大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名譽教授何文匯所作,藝術系前系主任李潤桓所書。
前往悼念的人均獲一本小冊子,介紹高錕因光纖傳訊研究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對現代通信有劃時代的偉大貢獻,改變了人類信息傳播與發展;又緬懷高錕謙謙君子之風和開明作風。
正埋首撰寫《施政報告》的特首林鄭月娥,上午10時半率領多名高官到場。她送上的花圈以「光耀萬世」表揚高錕。政商學界名人的花圈也大多以「光」及「高」字作頭,包括「高風亮節」「光啟後世」等。
告別儀式由中大現任及前任校長段崇智、沈祖堯等致悼辭。沈祖堯表揚高錕高瞻遠矚,對科學及教育的熱情改變世界,其後中大合唱團獻唱高錕生前最愛的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
雖然正如段崇智在悼詞中指出,高錕的光纖研究改寫了人類歷史,造福人類社群。但作為中大師生,他的影響遠遠不止於此,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坦言,高錕是最隨和、最包容、最真誠的校長。
他憶述,1986年以學生會副會長參與遴選新校長時,他曾經與作為候選人的高錕會面,「老實說,當時對他印象普通,並不特別欣賞。」因為高錕是典型「理科男」,拙於辭令,當時雙方並不投契。
一年後他續任中大學生會會長,與高錕有更多交往,才慢慢發現高錕與之前那些一臉威嚴,最愛訓示學生會的校長十分不同,說話十分隨和,平易近人。
1993年10月中大30周年校慶時,高錕正準備致辭,冷不防被激進學生衝上主禮台搶「咪」(擴音器),台上亂成一團,高錕被迫步下禮台。
事後,各方排山倒海地要求紀律處分鬧事學生,但有三人由始至終堅決反對,並最後頂住壓力。三人中包括在這起事件中最難堪、最受屈辱、最義憤難平的高錕。
不但中大師生對高錕的包容精神十分讚賞,香港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也指出,高錕為人盡責,處事認真,真正為教育,也關心學生。當高錕任中大校長時,黃玉山曾是校內教職員。
不過,高錕的中大校長時代背景與現在不同。最近,香港理工大學又因校園「民主牆」的處理問題,發生學生絕食抗議事件。這類大學校園糾紛,自「佔中」後已接二連三發生,或許不能單憑「包容」就能解決。
網上有一段兩分半鐘的片段,清楚記錄了事件經過。在理大部分「民主牆」被校方遮蔽後、學生絕食前,數名學生曾與理大管理層交涉,校方一直包容及保持笑容,而學生態度惡劣、言辭囂張。
無論是否涉及政治理念,近年香港多起校園事件的共同點是:涉事大學生的態度和手法,讓大部分社會人士深感失望,甚至讓人看到猶如黑社會的作風。鬧事的學生們似乎只想揚名,或盡情羞辱校方。
高錕走了,香港大學師生的對峙,還要糾纏多久呢?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2018年10月9日,本網獲授權轉載。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