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業強:「明日大嶼」須為梅窩燃點新希望

2018-10-29
劉業強
新界鄉議局主席、全國政協委員
 
AAA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新一份《施政報告》出爐,不少篇幅著墨於土地供應,顯示了特區政府有決心、有魄力,去解決一些長期窒礙香港發展及困擾香港市民的老大難問題。整體來說,這是一份「對症下藥,積極有為」的《施政報告》,當中最矚目必然是「明日大嶼願景」計劃,在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分階段填海,建造多個共約1,700公頃的人工島。填海所得的土地儲備,可興建26萬至40萬個住宅單位,供70萬至110萬人居住,當中70%為公營房屋,亦會為香港帶來全新的工商業發展空間,提供34萬個就業職位。

新界鄉議局一直支持政府填海造地,除了可以提供更多土地建屋之外,亦可以推動香港的長遠經濟增長,相信「明日大嶼願景」計劃必定能夠帶動大嶼山以至新界西地區的發展。可惜的是,現時社會上對「明日大嶼」仍有疑慮,除了開支估算被誤指會消耗政府所有財政儲備外,我接觸不少大嶼山居民和鄉郊代表,他們均對「明日大嶼」所設定的陸路交通走線頗有異議,認為是「變了形、走了樣」。

mui1.jpg

陸路交通走線偏離原有討論

事實上,發展大嶼山的主軸定調,可追溯至四年前時任行政長官梁振英的《施政報告》,當中提議在大嶼山東部水域及鄰近地區,拓展「東大嶼都會」。政府隨後成立「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委任不同界別人士包括立法會議員、區議員,鄉議局議員、旅遊界人士和學者等,共同謀劃大嶼山的經濟及社區發展策略。至2016年《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公眾諮詢,也提及「東大嶼都會」的運輸基建概念走線。打從盤古初開諮詢委員會的討論,到《2030+》的長遠規劃藍圖,大家包括政府曾諮詢的離島區議會、大嶼山四個鄉事委員會及大嶼山各區居民等,所理解的「東大嶼都會」陸路交通走線,基本上都是由喜靈洲穿過梅窩和大嶼南,再接駁至東涌及各市區的連接路,藉以貫通南北大嶼,將大嶼山連繫新界西及各地區。

但現在「明日大嶼」的陸路交通走線卻面目全非,無論是鐵路抑或公路的規劃,都偏離了原先的討論結果;擬定的從梅窩出發,變成了靠近愉景灣,完全忽視大嶼南及梅窩居民的需要,亦與《2030+》的方案明顯有別。

大嶼南交通需要比愉景灣更迫切

根據政府統計處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結果,大嶼山包括梅窩、貝澳、長沙、塘福、水口及大澳等地,未計東涌新市鎮,已有20,689人居住,比愉景灣多418人;若計及坪洲和喜靈洲的6,487人,總數更比愉景灣多6,905人。眾所周知,不少市民夏天都喜歡到大嶼南一帶嬉水掘蜆,秋冬便行山露營;政府平日亦開放50個大嶼南的自駕遊配額,變相遊人數目增多了;周末或長假期,各景點都經常出現候車人龍,交通嚴重超出負荷,而隨著港珠澳大橋通車後,預料到大嶼山遊覽的人次,只會有增無減。

南大嶼的交通配套設施,多年來都只是少修少補,仍然依賴半世紀前的舊式道路連繫。貫通南北大嶼的東涌道、沿海行走南大嶼的嶼南道,連接大澳和昂坪等主要景點的大澳道和羌山道,都是1950至1960年代建成,當年的道路設計,根本無預料到今日大嶼山的發展需求。部分路段雖然經過擴闊和修補,但仍是彎多路窄,斜度達1:8甚至1:10,路面闊度更只有6.8米,比標準闊度7.3米為窄,不少路段難以雙線並行。

根據政府提交離島區議會的資料預測,2023年大嶼山需接待的旅客量高達3,000萬至5,000萬人次。由此可見,在旅客人數、景點數目、居民的使用量,以及普遍市民可應用等多方面比較下,大嶼南都比愉景灣更需要公共交通運輸系統連接。

shutterstock_517560751.jpg

應增建大澳至東涌沿海公路

大嶼山居民一向支持填海計劃,他們的訴求亦很簡單,就是做好交通配套,畀條路行吓,儘早落實梅窩對外的陸路交通走線、開闢多一條新路貫通南北大嶼,以及研究增建大澳至東涌的沿海公路,照顧所有南大嶼居民及到訪旅客的需要。

「明日大嶼願景」計劃乃初步構想階段,我相信政府仍有很多可行性研究需要進行,陸路交通走線絕對有空間優化,只要推出一個能滿足市民需求的方案,並作詳盡解釋,相信社會必定可以消除疑慮,支持這個能燃點希望、對香港未來發展十分重要的新計劃。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誠然環保組織及關注團體有其主張,然而發展局土木工程拓展署既於7個地點舉行公眾展覽,應把握溝通機會出席日後發展局邀請的會議,及參與諮詢去提供詳細意見,以反映填海工程實務上憂慮的環境問題,共創香港未來。

    陳承宇博士  2023-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