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和:大數據發展可成香港創科未來趨勢?
近年香港專注創科發展,政府亦推出了許多政策配合,包括創科教育、創科基建、大學科研、智能再工業化、人工智能等。但政府政策多多,卻未有統合成一個專注發展的方向,難免予人藥石亂投之感。其實內地創科發展為主的城市,包括杭州、深圳,甚至近年興起的貴州,也有一兩招「撒手鐧」,然後才漸漸有今日的規模,值得本地借鏡。
本港創科發展應專注哪個方面?當中大數據技術就是創科中的「當紅炸子雞」,幾乎所有涉及創科的項目,包括零售、運輸、醫療,甚至航空技術,近年的世界潮流也是更多地依賴大數據技術為基礎的人工智能,去完成精準的分析工作。當中貴州的大數據發展,就有值得本地參考之處。2016年2月,中國成立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實驗區在貴州省會城市貴陽落成,自此貴州的大數據發展就吸引了全國乃至世界的關注。2017年蘋果公司將iCloud服務落戶國企「雲上貴州」 大數據產業公司,還計劃於2020年於貴州建成數據中心。貴州全省的大數據相關企業也由2014年前的不到1,000家達至今日超過8,900家。
貴州的大數據產業發展成功,除了得益於國家的創科政策,但貴州地方政府的致力推進亦功不可沒。貴州之所以能打造成大數據之都,關鍵是發展出由下而上的產業鏈,包括創科教育,以及完善的各級職位,例如各級標誌員、程式員、管理層等。這些伴隨人工智能及大數據發展衍生的職位,能在貴州茁壯成長,官、商、民、學各方都功不可沒。國家的一系列政策推動了地方創科教育發展,亦培育了大量人才,吸引了不少公司投資,這些大大小小的公司又形成了大量創科職位空缺,使人力市場的人力及職位可廣泛流動及配對。
貴州盛華職業學院,就是學院與公司完善配對的例子。學院於2009年成立,至今已於人工智能、VR技術發展的專業進修領域有成熟發展,而且有良好職業實習安排,許多學生會於課餘時,去到離學校不遠的夢動科技實習,並從事數據中心相關工作,例如最為入門的數據標誌員,或要求專業知識的程式員。
數據標註工作的技術水平要求不多,只要數小時培訓就可上手,成為入行的基礎之選。人工智能需要大量人手作篩選、辨識、打標籤,以組成大數據,使機器具備智能。這產業的興起,吸納到不少社會學識水平不高的市民加入創科行業,形成大量的密集勞動力,推進創科發展。貴州確立「全民參與大數據發展」戰略後,除了本地創科公司急速發展,亦引進了外來公司,包括騰訊、百度資本都有份投資,被譽為貨車Uber的「貨車幫」(Truck Alliance)。
本港除了可參考貴州的創科培訓及扶助產業鏈政策外,亦應善用自身優勢。本港已計劃與深圳發展「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應好好利用,加強與深圳在創科發展上的互補,善用既有的人才優勢,再吸納更多學識水平不高的市民,加入創科行業,組成勞力密集層,共同推進大數據發展。本港若能專注於大數據技術,可與國家組成創科發展的高速列車,使香港踏上創科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