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ry:大學生起薪低過97 大學普及化是否必要?
在短短二十幾年間,香港大學的數量由2間上升至11間,在大專普及化的浪潮中,學歷水漲船高。擁有學士學位的門檻由以前2%,升至三到四成。根據政府統計數據,大學學歷勞工在2007至2017年間增加了40萬,但同期高技能勞工只增長了22萬,這反映另外17萬的大學生只能從事統計處所界定的低技能工作,如文書支援、服務工作及銷售,難怪現時大學生的起薪比1997年畢業的大學生還要低。在這個大學生過剩的時代,我們不禁要問,是不是仍應該繼續推行大學教育普及化?
大學生過多 不符成本效益
若單從成本效益而言,實無必要進一步普及大專教育。因為政府培養一名大學生所投入的成本相當高昂,既要維持大學校舍的營運,聘請教授講師,亦要提供教學設施和資源,學生每年$42100的學費相比而言只是車水杯薪。投入多多,自然期望大學生畢業後能夠為社會創造等值的貢獻,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當然,貢獻的多少不能單從薪金去衡量,但大致仍能靠工種作出分類。若然某些工作根本不需要擁有任何大學學科的專業知識便能勝任,社會花幾十萬培養一名大學生來擔任這類工作並不合理。這種情況在幾乎全民大學生的西方國家更甚,幾乎大部份超市售貨員,的士司機均為大學生。
大學教育的意義是什麼?
看到這裡,大概大家都以為筆者反對大專教育普及化,事實上,筆者認為大學教育的意義遠高於畢業後是否能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所謂大學教育,專業學科的發展固然重要,但真正從事學術研究的人其實少之又少,能夠找到相關工作的亦並非多數,那麼大部份人其實是不是都沒有必要讀大學呢?並非如此,因為大學教會我們的從來不只是學科內容,而是如何與不同背景的人相和處合作,如何在相對自由的環境中自律,如何建基於事實和例子建構我們的觀點和立場,這難道不是人人都應該學習和掌握的能力麼?不少人可能會認為筆者過度理想化大學教育,的確現時並非所有學士課程都能為學生提供到一個理想的學習環境,但這並不代表我們不需要大學教育。這只是說明了,我們需要在確保質素的前提下,循序漸進地擴展大學教育,而非只是追求大學生的人數。
未來人才需要做好準備 大學應成為基礎教育的一環
在六七十年代,中學並非基礎教育,當時候大家覺得只要讀完小學,有基本認字和算術能力便足以在社會上立足。少數精英才有機會升讀中學,更遑論讀大學。按照當時的情況而言,政府培養中學生擔任工廠員工,實在是浪費資源。然而,幸好當時政府看到經濟轉型對知識人才的需求,慢慢將中學納入基礎教育,才趕得上八十年代的經濟起飛。今天,我們的社會繼續向下一個經濟模式轉型,許多工種可能會被取替和消失,對人才的要求亦會增加,批判思考和合作能力變得更為重要。大學不應再視作一種精英教育,而應該一步一步普及化,為未來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