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週】高調披露「秦嶺違建別墅案」意味深長
要目
• 中美貿易磋商副部級回合為解決問題「奠定基礎」
• 北京市級機關搬遷至通州「疏解非首都功能」
• 高調披露「秦嶺違建別墅案」意味深長
• 中國國家最高科技獎兩得主均來自國防科技領域
• 北京一小學發生遭辭退工人無差別傷人事件
• 捷克將對華為中興技術進行風險評估
中美貿易磋商副部級回合為解決問題「奠定基礎」
根據「習特會」達成的協議,中美貿易談判首回合副部長級磋商7日至9日在北京舉行。會期比預定的2天延長了半天、中國副總理劉鶴曾出現在會場、美國總統特朗普曾有近乎「直播」的推特表態等均被被視為利好「信號」。會後雙方分別發表聲明,尚未宣布「重大事項」方面有所突破,但對後續談判均表露了謹慎樂觀。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會後發表的通報措辭顯得相當「不客氣」,直指中國在「強制性技術轉讓、知識產權保護、非關稅壁壘、網絡攻擊和出於商業目的的網絡竊取商業機密、服務業、農業」等方面存在「問題」,並要求做出「必要的結構性轉變」。
中方商務部書面聲明簡短明瞭,強調「雙方同意繼續保持密切聯繫」。但在稍晚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發言人高峰表示「結構性問題是此次中美磋商的重要內容,是有進展的,為相互解決問題奠定了基礎」。
需要注意的是,7日美國「麥克坎貝爾」號驅逐艦在談判啟動的當天,在南海進入中國島礁12海里範圍執行「航行自由行動」,後被中國軍方驅離。美方聲稱這次行動是挑戰中國「過度的海洋主張」。
而朝鮮領導人金正恩8日抵達北京,進行了一年內的第四次訪華。中國官方媒體9日的公開報道強調了中方希望「朝美相向而行」。
評論認為,中美雙方在貿易談判過程中,似乎都在採取「一手軟一手硬」的策略。但目前的跡象显示,新局勢下中美關係的磨合將是一個漫長而繁複的過程,達成新的「正常化」狀態,以「習特會」約定的90天期限,可能遠遠不夠。
(圖為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當地時間8日凌晨發推特表示「和中國談得很好!」。)
北京市級機關搬遷至通州「疏解非首都功能」
1月11日清早,北京市級行政中心在位於通州的新址舉行了揭牌儀式。前一天晚上,原來使用的北京市委、市政府的牌匾被摘下移交北京市檔案館館藏。
此前的報道顯示,北京市級機關的搬遷主要是為了緩解人口增長過快、交通擁堵、霧霾嚴重等日益惡化的「大城市病」,核心任務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經過爭議後,相關方案逐漸落實,並被最終提升為「重要國家戰略」。指導文件是2015年4月底經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報道稱,中央政府對北京市的要求是「完成疏解的同時經濟指標不能掉」。
搬遷後的北京市政府在原址以東20多公里。據估算,所有相關機構和配套社會服務部門完全搬遷到位後,將會推動超過40萬人流動到通州城市副中心。
(圖為10日晚間原北京市政府摘牌現場)
高調披露「秦嶺違建別墅案」意味深長
1月9日晚黃金時段,中國央視播放紀錄片《一抓到底正風紀》,對陝西秦嶺違建別墅案進行了「批判」。有官方背景的網絡媒體及相關公號也迅即跟進,重點報道。
對一起個案動用強大的輿論工具在全國範圍進行集中宣傳,這在近年相當罕見。分析認為,這首先是中央樹立權威、強調「政治規矩」的有力信號。在「反腐敗鬥爭取得壓倒性勝利」的大勢判斷下,整治官場不作為和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等將成為中國政治生活的重點。
此外,該紀錄片中多次提及「時任省委主要領導」。近日引爆的「陝西千億礦權案卷宗疑雲」和秦嶺違建的「總書記批示未被傳達」,在時間上有交集。陝西的事情,可能還有「續集」。
(相關報道截圖:央視紀錄片強調當時沒有「上會傳達學習」。)
中國國家最高科技獎兩得主均來自國防科技領域
8日,中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劉永坦、錢七虎獲最高榮譽。據報道,劉永坦曾在對海探測雷達研製中突破11項關鍵技術;錢七虎開創中國國防與人防工程的軟科學研究,主持「21世紀中國城市地下空間發展戰略及對策」國家課題。
包括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在內,李克強、王滬寧、韓正等共四位常委現身大會。據報道,中興遭美制裁後,習近平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7次就核心科學技術自主研發公開發聲。
對於科研開發是「分工合作」為主還是「自力更生」為主,此前曾有不同聲音。隨着中美衝突中「科技戰」升溫,「自力更生」策略或將成為唯一選擇。
北京一小學發生遭辭退工人無差別傷人事件
繼陝西米脂縣第三中學、上海徐匯世界外國語小學、重慶巴南新世紀幼兒園、遼寧葫蘆島建昌縣第二小學發生傷亡人數不一的無差別傷害孩童事件後,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終未避免第五起慘劇,這次是北京二環內市中心地段的北京西城區宣武師範學校附屬第一小學。
諷刺的是,1月4日,廣西憑祥砍死砍傷12名幼童的覃某在行兇2周年當天剛被執行死刑。
報道稱,北京的這起事件中,行兇者為未能獲得續簽合同的49歲黑龍江籍外來務工人員,兇器為工作用的手錘。萬幸的是,截至發稿時未有受傷的學童死亡的消息傳出。
出於「維護社會穩定」等需要,關於此事的報道和討論受到一定的限制。網上有人提出,2001年日本池田小學發生類似慘案後,日本政府和社會為更好保障少年兒童人身安全採取了若干做法,值得中國借鑒。也有人認為這和中國面臨的「中等收入陷阱」相關,短期恐難杜絕。
(圖為發生過傷人事件的學校場景)
捷克將對華為中興技術進行風險評估
俄新社報道稱,捷克總理巴比什7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捷克約160個主要部門和公司將檢查中國華為和中興公司的通訊技術使用情況,捷克國家網絡和信息安全局可能會進行風險評估。
此前有報道稱,巴比什曾聲明,捷克政府部門倉促決定停用中國華為產品系受「有關部門誤導」。而巴比什7日否認曾對中國外交官說過「禁令是一個錯誤」。
有觀察者認為,目前關於華為的所有安全隱患方面的指責都沒有確切證據。因此嚴格的檢查評估程序或許是「中國技術」獲得「安全通行證」的關鍵環節。
(資料圖片:在捷克財長任上時的巴比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