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詠紅:孟晚舟命運未決與中美貿易談判
就在中美最新一輪副部長貿易談判正在北京進行最後衝刺時,中國有幾個微信公眾號稱,1月8日是美國提出引渡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的最後期限。如果1月8日美國沒有對加拿大提出正式引渡要求,孟晚舟將會被釋放。
這個說法後來被證實為誤傳,加拿大中文網站「加國無憂」引述該國司法部發言人表示,依據美加簽署的引渡條約,美國有60天的時間提出正式的引渡請求。目前加拿大司法部還沒有收到美國方面的引渡請求,但司法部給出的最後截止日期為1月30日。
換言之,美國目前仍有20天的時間去做決定與正式提出引渡要求。這個說法和上個月孟晚舟獲保釋後,加拿大司法部所發出的信息一致,即美國有60天時間準備證據以正式提出引渡要求,之後,加拿大還有30天時間決定是否批准引渡。
《紐約時報》當時分析,加拿大在1999年修改了引渡法律,這項被人權組織廣泛批評的修訂,意味着高達九成經法院審理的引渡要求最終都會獲准。在孟晚舟的引渡聽證會上,她的律師將不能提呈對她有利的證據,加拿大法院也無須展示美方的證據,但是法官可以因證據取得的手段不合法為由拒絕引渡。而如果法院同意引渡,加拿大司法部長王州迪(Jody Wilson-Raybould)可以以孟晚舟案存在政治動機而拒絕發出引渡令。
卑詩省法庭暫定的孟晚舟案上庭時間為2月6日,前提是美國在1月30日前正式要求引渡,否則孟晚舟1月30日就會被釋放。
按照上述日子推算,3月2日將是加拿大法院最終裁決是否引渡孟晚舟的日子,而3月2日午夜,也是中美貿易戰90天「停火期」的終點。
昨天是「停火期」第49天,而這一輪中美副部長級談判既然以沒有協議收場,相信在未來的一兩個月內,中美還將交手兩三個回合,孟晚舟作為「人質」的命運也很可能隨中美談判的結果而出現變化。事到如今,很少旁觀者能理直氣壯地宣稱,美加聯手逮捕孟晚舟的行為背後,完全沒有政治因素干擾。
就這場「史詩級」的貿易戰,雙方勢必錙銖必較,不到最後一刻決不妥協,但雙方所面對的壓力也都在加大。雖然中國面對經濟減速、股市大跌與債務風險的壓力,美國又何嘗沒有開始感到「痛」呢?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本周就指出,美國二戰以來最長的一次自金融危機以來的10年經濟復蘇周期已屆尾聲,在透支了財政刺激後,2019年的美國經濟將走向疲軟。過去一個月里,對貿易戰的擔憂已使美股大跌了約7%。
邢自強預測,若特朗普擬在3月2日加征的25%關稅落實,標普500公司的凈收入將下跌1到1.5個百分點。
中美兩國都有傷不起的原因,這是為什麼多數學者相信,中美相互競爭與摩擦的態勢將長期存在,但對於中美在3月達成協議普遍感到樂觀。
去年12月中,美國總統特朗普曾經公開表示,可以為促使中美達成協議而干預孟晚舟案,《南華早報》本周訪問的一名前美國聯邦檢察官也表示,特朗普對孟晚舟案有最終決定權。
跡象顯示,美國或許沒有排除以孟晚舟作為籌碼的可能性,以迫使中國在談判中作出更大的讓步,但是那必定是一種誤判,因為抓捕孟晚舟的正當性在中國民眾眼中明顯不充足,它只會激起了同仇敵愾之情,中國政治傳統上也不會為了一個「人質」而向強大的對手服軟。
因此,最近幾天,幾乎被人遺忘的孟晚舟對美國換取談判利益並沒有意義,倒是自己捲入中美摩擦的加拿大須提高警惕。
作為報復,中國至今已逮捕了兩名加拿大公民,這恐怕還不是中國僅有的招數。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應該熱切期待中美貿易糾紛儘早化干戈為玉帛,否則加方將更難脫身。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本網獲授權轉載。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