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慶成:香港建制派對台的一國兩制宣傳走錯了方向
早前我在本網寫了一篇文章,批評香港建制派對一國兩制在台灣的宣傳工作起了負面作用。有些朋友發來電郵表示肯定,也有一些朋友私下發訊息認為我的觀點過於偏激。以下針對後者的看法補充一下我的想法。
相關文章:
如果我們查一下資料,就可以知道西方語言中的Propaganda(宣傳)這個字,是源於拉丁文的propagare(散播)。直至1622年,天主教教宗才首次將Propaganda用於新成立的傳道組織,以加強對外推廣信仰。現在一說到「宣傳」,多數人往往偏向負面的觀感,可是早期Propaganda這個字並沒有任何負面的含意。
一戰和二戰期間,各國紛紛利用煽動性的詞語,以半真半假的說法兼不同語言和風格創作圖片,然後刊登於海報、宣傳冊及書籍,攻擊敵國,令「宣傳」被放在政治脈絡中使用。說出「謊話重複千遍即會成為真理」的德國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就將宣傳發揮到了極致。由於許多宣傳所使用的謊言都在戰後一一地遭到揭發,「宣傳」詞義也自此蒙上負面的陰影。
因之故,現在一提起「宣傳」,很多人就會立即聯想到洗腦,以為是要去改變別人的想法。其實不然。宣傳可以細分為兩個類別。一是同化性宣傳(integration propaganda),二是鼓動性宣傳(agitation propaganda)。前者的目的是要強化宣傳對象既有的態度。後者則是希望改變宣傳對象的態度。
不消說,九七回歸後建制派在香港的輿論戰明顯是處於下風。直至2014年佔中之後,北京才有意識地大規模加強媒體控制,一些建制派網媒亦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成功激活了一向沉默的建制派支持者。打開港人港地、HKG報、時聞香港等網站,不時可以看到觀點稍為偏激的文章,都可以引起大批建制派網民點讚叫好。
然而我們也只能說,建制派只是在同化性宣傳方面取得一定成就,強化了自己陣營的凝聚力,可在鼓動性宣傳方面依然毫無進展,難以改變或者拉攏泛民支持者到己方陣營。這也解釋了為何近年泛民不斷分裂,包括衍生出激進及強調本土意識的本土派和港獨派,但甚少有支持者改變立場轉投建制派陣營。
進一步說,由於目前香港泛民和建制的力量比例大致為六四之分,縱使北京投入大量資源在媒體宣傳方面,但因為太過偏向同化性宣傳的緣故,結果造成了泛民實力大於建制派的大格局仍然沒有改變。
換言之,北京若想爭取更大的香港民心,其實是應該採取兩手策略,同時也加強鼓動性宣傳工作。可惜這方面的工作難度要比同化性宣傳工作大,包括要提出更有說服力的論述。所以大多數建制派媒體更傾向選擇同化性宣傳,只做己方支持者的宣傳工作。由此,拉攏泛民的淺黄支持者、矢志走溝通對話的溫和中間路線,在香港社會一直無法壯大。
香港建制派對台灣的一國兩制宣傳策略顯然也走了同樣一條錯誤的道路。如果說,北京在香港尚有四成左右的基本盤,在台灣的親北京力量恐怕只有一成左右。台灣人大部分都不支持港版一國兩制。按道理,香港親建制派媒體的重點工作應該是爭取原本不支持一國兩制的台灣民眾改變態度,這就要求採取鼓動性手段。然而,香港親建制派媒體卻堅稱大部分台灣人是支持一國兩制的,結果在宣傳大方向上用了同化性的策略。這不是走錯方向了麼?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