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添生:無人駕駛讓交通更暢順更安全

2019-01-29
林添生
公共政策及事務顧問
 
AAA

CAR1.jpg

無人駕駛技術愈見普及,不同汽車公司如福特、豐田爭相投放大量資金研發,甚至科技巨頭如蘋果、Google也不甘示弱,各企業均想在這發展潛力龐大的市場中分一杯羹。

無人駕駛用於載客 公私交通模式均受惠

其中一家最早開發無人駕駛技術的公司是隸屬Google旗下的Waymo,其於美國亞利桑那州完成無人車的駕駛測試,並開始使用其技術作為商業載客服務之用。無人駕駛技術在各地迅速冒起,發展一日千里,而且誓要改變未來城市面貌及人類生活模式。當中有何機遇和隱憂?

無人駕駛技術正為公共運輸系統和道路使用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2016年新加坡試行無人駕駛的士,2017年深圳首批無人駕駛巴士在路面試行營運,標誌着城市的交通將逐漸由無人駕駛車輛主導。

一份國際調查顯示,香港人每日平均需浪費38分鐘於交通擠塞之上。現時路面交通擠塞其中一個主因是司機操作和判斷失誤,導致路面上出現不同的突發狀況。自動駕駛的車輛由電腦系統控制,更懂利用中央化的數據及衛星資料洞悉及分析各區路面情況,而電腦比司機能處理和分析更多、更全面的交通資料,對路面情況有更連貫和準確的判斷。

無人車輛不會走錯路、迷路兜圈,亦會幾乎確保車輛行走需時最短的路經,城市道路網中將減少大量無需要的車流。

車輛維持均速行駛亦有助保持公路交通暢順,而上段所述的技術和運算有助減少車輛在路上作出無必要的加速或減速動作。有研究顯示,如將路面上5%的車輛轉換成無人駕駛,已經能發揮調控車流量的作用。順暢的路面能有助乘客更準確預算旅程所需時間,降低公共交通的脫班率。

電腦計算加感應器 提升道路安全

除了改善交通,道路安全亦有望因無人駕駛技術而提升。無人車輛設有精密的感應器和識別系統,包括攝像機、雷達、激光、超聲波感應器,還有GPS定位和製作地圖技術等,收集關於車輛周邊環境的大量數據,以識別環境及作出反應。例如,感應器偵測車輛前有車或障礙物,然後電腦計算及判斷車輛是否作出相應反應,包括煞車或閃避。

無人駕駛技術亦能排除了人為錯判、疲累、情緒、酒精或藥物降低司機集中力等可能性。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有多於一百萬人死於交通意外。以上所述的均速行駛和路面判斷有助減少出現突然的煞車動作,降低人為出錯的機會,而無人駕駛亦會確保車輛間保持安全距離,大大減少因跟車太貼所導致的意外。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不少人曾憧憬無人駕駛汽車會完全顛覆私家車市場,但近年其發展卻不似預期。投資銀行瑞銀(UBS)曾估計,到2040年,全自動的無人駕駛的士(robotaxi)每年收入可達2.1萬億美元,不過這只佔所有行駛公里數的6%而已。

    鄧淑明  2023-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