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聞:我們都身處大灣區
香港有兩個被視為「富二代」的人物,近年一直致力跟年輕人拉近距離,真誠落力的做好青年工作,一個是劉鳴煒,另一個是霍啟剛。
「富有」不應是原罪,劉鳴煒和霍啟剛這麼多年來,不時給個別媒體拿出一言半句,予以調侃嘲笑,但這卻絲毫無損他們幫助年輕人的熱情,相對社會上少部分「整色整水」的紈絝子弟,愚以為大家應予以尊重和掌聲。
身為全國政協委員的霍啟剛,日前在北京「兩會」的記者會上提及,希望改變「去」大灣區發展是「北上」的概念,並說這其實是家的擴大和延伸。
當抖音、支付寶、喜茶等內地品牌相繼「登陸」香港,年輕人樂此不疲的融入其中,我們可以看到,除了少部分網絡仇中憤青外,大部分年輕人對於內地的種種,其實並不抗拒,但實情是:現時「去」大灣區發展的年輕人也委實不算多。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誠如霍啟剛所言,主要是他們對內地的環境不熟悉、缺少人脈網路、跟家人朋友分離得比較遠和擔心內地生活不習慣等等。說實話,別說是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了,即使是工作經驗豐富的人,也還是面對同樣情況,像早前因為敢言而在網上紅起來的資深甘草演員劉桂芳,日前也在社交媒體發帖文寫道:「以往不喜歡上大陸工作怕人生路不熟,現在會上」。其實,很多年輕人跟劉桂芳一樣,之所以「不喜歡上大陸工作」,不是因為「不喜歡大陸」,而是很現實的一個原因──人生路不熟。
的確,現在「去」大灣區是遠較以前便利,但如果說到落地工作、說到落地生活,卻仍然存在很多障礙。增強交流、政策優化等固然有作用,卻似乎只對本身表現就較出眾的精英分子有較大幫助,對於份額更大的普羅年輕人卻有點搔不到癢處之感。日前喜見有連鎖咖啡店與香港院校,推出大灣區培訓計劃,為有志在大灣區發展的港青,熟悉大灣區的內地城市,裝備必要的技能和知識,並提供支援,協助他們築夢和圓夢。有關計劃不像個別「假大空」計劃,而是涵蓋了培訓、實習、生活補貼,讓港青實實在在地累積內地職場文化及營運經驗。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磨練琢磨,這些年輕人就再也不會有「人生路不熟」的感嘆。今次的計劃,如若順利推行,應可供未來借鑒效法。
霍啟剛說到希望改變「北上」這個概念,文聞則更進一步,希望將來大家自然而然地不會說「去」大灣區,因為,香港本身就是大灣區一部分。
我們,都身處大灣區。
文章轉載自《橙新聞》。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