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復:政府需進一步改革 發揮中醫業龐大潛力
香港回歸之後,香港政府對中醫發展日益關心,1998年行政長官董建華率先提出發展香港為國際中醫藥中心,並分別在1999年和2002年設立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及中藥材標準辦事處,對中醫藥作出規管並為中藥材制訂標準。這四年開啟了中醫發展的新一頁,為中醫長遠發展奠下根基。據食物及衛生局資料,於2017年,十八間中醫教研中心的求診人次總和超過 121萬,較2016年增加逾5萬,可見市民對中醫服務需求及信心不斷提升。在世界各國開始重視中醫對醫學領域的貢獻時,香港作為中西文化高度融合的城市應該擔起帶頭的角色,更應規劃出能為各地起指標作用的發展策略。
善用香港城市生活模式作病理研究
香港作為國際化的城市,生活模式已發展國家的城市相近,有著不少相近的慢性病。現在香港在各區設有十八間教研中心向市民提供門診服務,能為中醫業界提供大量的科研數據。問題是,教育中心分別由三間大學與其他慈善機構合作營運,三所大學的研究團隊未必是共享資源數據,私營藥物研發公司在私隱條例的監管下未必取得有助研發的數據。若政府能成立公營中醫研發機構取代現時的中醫藥處,同時邀請私營企業注資,以公眾利益為前題,訂立對應現時香港慢性病的研究方向,整合現有資源,引進世界頂尖的儀器。這樣一來可以確保未來醫療服務定價能符合大眾負擔能力,二來不會被經濟考量主導科研方向,三來有利香港政府控制醫療負擔。
為中醫及研究人員制定固定薪酬 以及引入研發獎勵性機制
對比西醫,香港現時的中醫專業人員工資並未有套準則,對有意投身中醫界別的年輕人來說無疑是一大隱憂。因此應成立中醫管理局,按現時中醫發展需要,設計出富變革空間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扶植中醫行業成長。這樣一來,為「中為西輔」的格局引進新氣象,更能為兩者之間注入良性競爭。相信,在這前題下,傳統的西醫專業亦不得不放下既得利益群體的心態,作出配合社會需求的改革,而非在醫療人手嚴重短缺的情況下,再三阻撓引入外地專才。除此以外,若能為中醫引入固定薪酬制度,例如考慮加入私人機構的花紅概念作支薪的準則,按研發成果作發放獎勵性工資,相信對留住人才及刺激公營醫療人士氣具一定的作用。
醫藥行業將是科技行業外的另一經濟發展推動力,若香港政府不盡快加強推動行業發展,將把大好機會拱手出讓及周邊城市。政府班子既然決心以創新思維作管治,不妨以發展中醫產業作為試點,大刀闊斧作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