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隆:中美主播約辯:美國能否面對真實的中國?
這應該是史上首次!也應該是世界新聞界的盛事!當中央電視台主播劉欣應邀與美國霍士電視台主播翠絲‧黎根(Trish Regan)就中美貿易的辯論,相約於美國東岸時間周三29日晚上8時(香港時間周四上午8時)隔空開火。事件在Twitter和微博都引發過千萬人次的關注,可謂是世界級「花生友」的盛事。
華媒應向世界講清楚中國故事
劉欣與黎根,對香港多數觀眾來說是陌生的,但兩人在5月14日開始廣為人知。美國霍士電視台主持人黎根,在當天黃金時間播出的評論中,怒轟中國應為中美貿易不平衡負上全責,「關稅制裁」是美國必須用在中國身上的「武器」,因為中國的繁榮是「以美國利益為代價」,而且她三次責怪中國人從美國人那裡「偷走」了數十億美元(知識產權)——按她的話說,「我們(美國)別無選擇」,唯有一「戰」。
對於黎根的發言,中國國際電視台(CGTN)22日發佈題為《中國不會接受不平等協定》的短視頻評論,主持人劉欣點名回應黎根的觀點,批評黎根用情緒性的字眼來描繪美國是「中美貿易受害者」的身分,但仔細琢磨黎根的話會發現,她宣洩的盡是情緒和指責,卻少有實質依據,劉欣促黎根「請用理性和事實說話」。
「中國,該是長大的時候了,要參加我們『大孩子』的活動,要守我們『大孩子』的規矩,你(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還在繼續增長。回看1998年,美國的經濟總量是中國的15倍,而現在(2018年)只有1.5倍,如果增長繼續,你(中國)很可能會取代我們(美國)!」這是黎根在22日針對劉欣的發言,在節目中做出長達11分鐘的回擊,上述是當中的一段。
「孩子王」大發脾氣的原因
筆者認為,黎根的這番話正正道出中美貿易戰的核心問題:深信「世界唯美(國)獨尊」、「一切美國優先」的美國價值觀的黎根VS國家快速崛起並期望在世界舞台有影響力的中國劉欣。中國的快速崛起不僅限於經濟數字,美國雖然仍在科技、經濟、教育等方面領先一定距離,但美國已經意識到,美國已經不是世界舞台上「唯一的孩子王」,而且對在各領域都快速追趕的中國感到十分不放心,所以「孩子王」要為維護自己的利益發一下脾氣,這是利益之爭,也是意識形態之爭。
今天中美之間的這場較量,大概超出了以往多次中美摩擦的態勢,特朗普多番變換說詞,或談或和,滿場遊走,看得人眼花撩亂。但如搏擊擂台一樣,中國以立定沉著應戰的決心,沿用的是太極的哲學:「穩守中線,以柔克剛」,誠如外交部發言人陸慷27日所言「美方圍繞中美經貿磋商有過各種各樣的說法,而中方表態始終是一致的。」
中美貿易戰持續到今日,已不可能如美國媒體人黎根、美國政客特朗普所期望的那樣,美國可以將中國逼回到美國制定的條款框架中去「談判」,就算是使出各方面制裁的「極限施壓」,美國也只能如《倚天屠龍記》內的「七傷拳」一樣未傷人先傷己,中國的政治意志會超出美國政治人物的想像。
美國不應低估中國的政治意志
就在最近,有關抗美援朝的上甘嶺戰役的影片再次活躍國人眼前,所傳達的政治意涵應該就是,中國對與美國的貿易戰中了持久堅持且死守底線的打算,除非美國自願取消關稅與對華為公司的限制,不然中方會對抗到底。
在1952年的朝鮮上甘嶺戰場,美軍原估計最多犧牲200人就能在幾天內拿下這個不到4平方公里的據點。卻未料被中國軍隊死守,雙方最終慘戰42天,共消耗了超過4萬人力,據戰爭數據統計,美軍在上甘嶺每擊斃一名中國援朝士兵,就要消耗1.16名美軍,得不償失但最終毫無收穫,只能簽署停戰協議。
今天中美之間的國力差距已與當年不同,但中國的政治意志仍在,這就是美國應該面對的真實中國,劉欣與黎根之間的激辯,能否為兩國決策者帶來兩敗俱傷以外的一些新想法?這是筆者對30日早上那場舌戰的最大期望。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