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ravel Lovers:從旅行學會仔細欣賞世界
我有一位朋友,自稱熱愛旅行,但每次去完旅行回來,都會投訴那個地方很無聊。我嘗試問她原因,原來她覺得很多地方的所謂景點都離不開高山、湖泊、叢林等等,野生動物也不外乎是雀鳥和昆蟲。以前都看過類似的景色和動物,所以對相似的東西不感興趣。
聽罷,我大為詫異。我連續在美洲旅行了七個月,沒有一刻覺得納悶,沒有一刻覺得自己在看重覆的風景。也許當中的確有很多「同類型」的景點,但仔細看看,每一個都與別不同。
譬如說湖泊,我的確看過很多。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曾經一天內看超過七個湖,但我一點厭倦的感覺也沒有,反而覺得時間太短,不夠我逐一細賞。當時我們租了一輛私家車自駕遊,在阿根廷著名的湖泊區沿著40號公路,從聖卡洛斯德巴里羅切 (San Carlos de Bariloche)駛到安第斯山聖馬丁(San Martín de los Andes),這段路的別名為七湖路(Seven Lakes Road),當中會經過七個大大小小的湖泊。
我在這路上看的都是湖泊,但每一個都是獨一無二的。她們不只大小形狀各異,色調也不一樣,有的碧藍如黛,有的深藍似海,有的多於一種顏色,從岸邊至湖的中央,由綠色慢慢漸變成寶藍色。然後我把焦點轉移往湖的四周,有些湖被茂密深綠的樹林包圍著,氣氛凝重;有些湖依靠著雪山,冷艷高貴;有些湖則看不見盡頭,豁然開朗。到了晚上,湖邊的小屋亮起燈來,成了漆黑中的星光照耀寧靜的湖面,又是另一幀美麗的風景。
Lago Nahuel Huapi與雪山相映成趣
Lago Espejo—從岸邊至湖的中央,湖水由綠色慢慢漸變成寶藍色
Lago Escondido 被茂密的森林包圍著
Lago Falkner 的沙灘
Lago Lacar 的夜景是一種靜謐的美
如果你覺得湖只是湖,那是因為你從來沒有細心欣賞湖的形態、湖的環境。正如我以前對雀鳥毫無知識,除了懂得分辨麻雀、白鴿、海鷗和鷹,其他一律都是鳥兒。
直到我在厄瓜多爾科隆群島旅行時,結識了一位叫阿Jane的團友,她平時沈默寡言,但每次看到未見過的雀鳥,就會露出愉悅的表情,拿出一本簿子記下來。原來她是一位雀鳥迷,喜歡到世界各地看不同品種的雀鳥,然後就像收服寵物小精靈一樣,把看過的雀鳥標記在圖鑑上。她能說出每種雀鳥的型態和習性,令我也開始細心留意天上飛過的鳥兒。原來鳥兒的特徵通常都很明顯,只是我們一直沒有留意。
從最容易辨認的開始入手,科隆群島就有三種各具特色的鰹鳥,藍腳鰹鳥擁有藍色的臉和腳,紅腳鰹鳥擁有藍色的臉和紅色的腳,而橙嘴藍臉鰹鳥則擁有深藍色的臉、橙色的嘴和灰色的腳,文字形容好像有點複雜,但用眼觀察是相當容易。另外,島上還有13種達爾文雀(Darwin’s Finches),驟眼看起來樣子相差不多,但細心觀察下就會發現每個品種也有點不同,譬如有些品種的喙比較大,有些比較小,有些羽毛是啡色,有些是黑色。當年達爾文就是靠這些小分別思考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道理,從而推敲並提出驚為天人的進化論。
藍腳鰹鳥
紅腳鰹鳥
橙嘴藍臉鰹鳥
達爾文雀
不知不覺間,我漸漸喜歡細心觀察身邊的微小事物。可能於旁人眼中,只是普通不過的一棵樹、一個湖和一隻鳥,但也可能是我未見過的品種和不一樣的風景,要停下來好好欣賞,才能發現每個地方的獨特韻味。
對於很多香港人來說,雪山就是雪山,那管她是瑞士少女峰,還是尼泊爾的喜瑪拉雅山;沙灘就是沙灘,那管她是菲律賓的長灘,還是美國的邁阿密海灘。其實儘管類型相同,景色也各有差異。如果只是到此一遊、走馬看花,沒有用心觀察和欣賞環境,那是一場乏善可陳的旅行。相反,當我們轉換模式,仔細欣賞這個世界,就會不自覺地鍛練出驚人的觀察力,發掘出世界美麗和奇妙的一面,旅行也就更有意義。
作者簡介:
Manix和Garry—The Travel Lovers (https://www.facebook.com/thetravelovers/)
一對旅行成癮的情侶。一個好動,一個好靜;一個膽大,一個膽小;一個狂野,一個斯文。個性不同,卻天生一對。決定手牽手環遊世界,蒐集屬於兩個人的甜蜜回憶。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