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醫生」做啲乜?直擊樹藝師診症 拆解五大入行疑問
本港樹木政策發展遲緩,去年颱風山竹一役導致大量樹木倒塌,政府始在預算案建議投放2億元設立城市林務發展基金,加強樹木護養培訓,並鼓勵年青人加入樹藝行業。不過大眾仍對「樹醫生」的工作未夠清楚,以往常誤解為「高級花王」甚至是技工,《思考香港》今次訪問一位入行逾兩年的註冊樹藝師,直擊她為一棵「病樹」的診症流程!
莊仟蔚在IVE保育及樹木管理高級文憑畢業,現時在一間樹藝服務公司任職,檢驗樹木的健康狀況和評估倒塌風險,並撰寫評估報告,當發現樹木有結構問題時,便會建議和替客人進行樹木修剪和腐朽菌防治工作。她去年考獲美國國際樹木學會(ISA)註冊樹藝師認證,今年再考獲樹木風險評估師。
訪問當日,我們為一棵樹幹已有明顯蛀洞的白蘭「睇病」,莊仟蔚示範以數種方法,檢查樹木。
1. 目測
最基本的方法便是以肉眼去看,但亦是專門學問,有系統地以上至下,遠至近的方式,觀察樹冠以至主幹的狀況。
2. 敲打聽聲
用鎚敲擊樹幹,找出腐爛的位置。健康、堅實的地方的聲音,會較為清脆高音;而腐爛的地方則發出沉實厚重的聲響。
3. 微鑽阻力測試儀
貼著樹幹表面使用,儀器內會伸出一支「針」鑽入並貫穿樹幹。由於樹幹內部會有阻力,如果木頭堅硬,探測到的阻力會較大。相反,如果報告顯示有某些地方欠缺阻力,意味該處已經腐爛。
4. 聲納探測儀
圍繞樹幹裝上多個感應器。敲擊每個感應器,憑其接收聲波的時間就能判定內裡的木頭是結實或是鬆軟。電腦會以圖表顯示切面的狀況,紅色部分代表該處木頭已經腐爛。
評估結果:
「其實棵樹主幹已經無了主要重量剩下兩支枝條,這棵樹有否即使倒塌的風險呢?其實是沒有的,無即時倒的風險,但我會建議每年做一次檢查。樹冠也要控制一下。」
樹藝師Q&A
●每日要處理幾多棵樹?
莊仟蔚表示,樹藝工作講求團隊分工,幾個人分別負責記錄、拍攝及量度等,至於每日能夠檢查多少棵樹,就要需視乎工作性質,若然是樹群檢查可以做到80至100棵;但如果是詳細獨立樹木風險評估,每棵都要用半個至一個小時,一日能處理10棵左右。
利用量樹尺量度樹幹,分析其生長狀況。(受訪者提供)
●上手困難嗎?平日工作好辛苦?
莊仟蔚指,樹藝師的體力勞動不算太多,主要是在攀樹師修剪的時候,幫忙搬動樹頭。不過笑言始終多戶外工作,日灑雨淋、蚊叮蟲咬少不免。對她來說反而較需時上手的工作是拍攝部分,「因為我們要交些很清晰的、有清楚指示的照片給客人,但有些時候技巧不足,有時影相手震,處理不到。加上在現場手上已拿著其他東西,協調不到就有會些『手騰蝦碌』的場面。」
●最深刻的場面?
入行兩年多,最難忘都是山竹襲港過後的一次,有棵政府管轄的樹木塌下,壓倒了排污渠,她形容現場「核突、混亂」,「見到些甚麼?當然是一些嘔心的東西。紙巾、排泄物……因為都有心理準備,我沒有特別去嗅,自己都閉氣了。硬著頭皮上。」
莊仟蔚於IVE就讀期間曾到澳洲交流,手持長剪義務修樹。(受訪者提供)
●點解想入行?人工吸引?
與許多人都想打份寫字樓冷氣工不同,莊仟蔚早已立志從事樹木工作,「小時候住在鄉郊地方,媽媽帶我行山,撿拾樹葉、種子收集,起碼有少少理解,樹是甚麼?樹葉是甚麼?種子又分哪些不同類別?都會有呢些這方面的興趣。」不過她亦坦言,「行業人工不是特別出眾,但因為自己興趣吸引入行。」
運用目測法檢查樹木的生長狀況,並作紀錄。(受訪者提供)
●同樹講嘢真係有反應?
她指出,樹木是有身體語言,有些路過看到一些樹木蛀洞或流汁,都覺得它們在哭,「其實這都是一些訊號,樹木告訴我們它不舒服。」
莊仟蔚與這些「朋友」有種特別的溝通方法,「有時真的會跟它們聊天,例如屋企外面棵樹,每日一開門已見到,跟它說早晨。講一些特別的東西:『呢排生得幾靚喎!』其實它給你的回應不是即時,一年後它會告訴你:『我再靚啲都仲得!』我覺得是自己同大自然的一個關係、一個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