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德財:政府應使政府債券多元化以藏富於民

2019-07-22
華德財
會計從業員
 
AAA

bond1.jpg

市民都期望退休後晚年生活可自給自足,雖然普遍市民有個人儲蓄及退休金,但現時物價昂貴,要退休後財政充裕,必須設法避免積蓄跑輸通脹。政府銀債近日推出第四批,息率就與本地通脹掛鈎,設3厘息率下限,入場費一萬元,供年滿65歲的港人認購。銀債的投資回報不算可觀,又不設二手市場,但勝在防守勝強,能吸引長者長期持有,對於投資知識不多,卻有一定儲蓄的長者而言仍有不俗吸引力。但這是否代表政府就可以沾沾自喜,故步自封?

銀色債券本意甚好,為年長投資者提供穩定回報的投資產品,滙豐、中銀等各銀行均作出相應安排,方便市民認購,更享一系列手續費豁免優惠,包括認購手續費、存入費、託管服務費、代收利息費、提早贖回債券費及到期贖回債券費等。 但如此勞師動眾推出的銀色債券,又能否好好為長者創富?

銀色債券源自政府曾推出反應熱烈的iBond,只是由全民參與變為只有長者可買。iBond推出時正值高通脹,2011年香港綜合消費物價指數一度高見7.9%,派息確實不俗,此後也大概有4至5厘息率。後來政府以通脹減低,吸引力降低為由,改為如今的銀色債券,卻是「兩頭不到岸」。如今債券變為「長者專利」,是扼殺了當初用作教育年輕人儲蓄重要性,以及作為投資入門工具的作用,更忽略了當初藏富於民的宗旨。

債券如今似是定性為長者的另類「生果金」,但以現時2厘保證回報計算,就算有長者獲得一、兩手銀債,3萬元投資,每年僅可收約數百元利息,可說是杯水車薪。而且美國未來可能還會加息,香港銀行相應加息是遲早的事,未來做年期較長及大額的定期存款也許亦有同樣息率,市民又何需申請銀債?銀色債券服務對象範圍收窄為長者,卻未能切合其所需,以致變成「吃之無味的雞肋」。

其實銀債可塑性甚高,不但為年長投資者提供穩定回報的投資產品,更可帶動業界開發潛力龐大的長者投資市場。 但政府必須改革政府債券,例如仿效強債金,提供不同回報及風險的銀債選擇,部份銀債選擇可繼續與通脹掛鈎,部份則是購買不同股票組合的基金,這些不同銀債也可由政府「包底」,確保「只賺不蝕」。

另一方面,政府亦應為身處不同人生階段的市民,度身訂做不同債券或基金組合,例如年輕人債券、家庭債券,使不擅長或沒興趣投資的市民,也可以有效善用積蓄,透過政府的債券基金為作財政規劃,真正達致政府「藏富於民」的宗旨。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海南省人民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在香港合共發行不超過100億元人民幣債券。該債券將成為金管局人民幣流動資金安排的合資格抵押品。海南省政府今次發債規模不超過50億元,包

    202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