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少:港交所併購盤算 阻撓倫交所才是硬任務
李小加的國家任務,完成到,固然好,但完成不到,原來也有功課交差。
今次港交所(388)在倫交所併購金融數據公司Refinitiv期間出手,加上港交所要求倫交所股東否決購併Refinitiv,從購併技術角度看,有阻撓人家收購的意味。
按港交所要求,倫交所接受收購的條件,是倫交所股東要否決通過收購Refintiv,但倫交所的回應,卻是要繼續推進收購Refintiv,並形容進度良好,擬於11月向股東派通函,某程度上反映了倫交所這一刻的取態,是任矣紅資南北水,我的收購你咪理。
而歷史上,早已有4次外國交易所併購倫交所的先例,但無一成事,再考慮到倫交所所表露的態度,如此堅持收購Refinitiv,及後股價又不走勢又不好,已反映市場對交易成事,存在顧慮。(倫交所升幅收窄,由炒高16%降至5.8%)
就算合併不成事,已足以阻延倫交所合併Refintiv成事所需時間、成本,計中有計。
純粹從結果論分析,最客觀的效果就是阻撓,因為英式購併條例上,如公司A提出要約去併購公司B,公司B需要揾財務顧問去應對及作出回應,讓股東決擇。
最終不排除高價收購不成公司B之餘,亦有可能令部份見高價心動的股東出貨,變相浪費對方時間成本處理收購要约,甚至要找另一隊專人,去研究是否可投訴至相關監管部門,打小報告斥港交所的行動,會阻撓緊倫交所正進行的Refintiv收購。
從交易之「高價」與「真誠」(港交所集齊具體條款),倫交所就算登門拜訪監管部門,指責港交所阻撓也很大機會投訴無門。
儘管倫交所管理層心底裏討厭鐘意港交所,也只能變得被動,試想想,要出錢聘請財務顧問去向股東解釋,應否接受收購,已夠頭痕!
如果以上陰謀論成立,就要解釋為何中國政府要找港交所阻撓倫交所,這一點,或許要推斷得天馬行空一點。
事實上,路透與內地一直不咬弦,多年來揭露不少權貴醜聞,而於2015年3月路透社(Reuters)就終於被中國封鎖,要關閉中文網編輯部,雖然公司作出澄清有關人事變動是「重組」而非「炒魷」,但根據時任負責數碼業務的執行主編Dan Colarusso的內部信件提到,「路透社一直在中國被禁(unavailable to readers inside China)」,淡出內地。
直至近日香港反送中運動,路透頻頻「爆料」,流出特首林鄭月娥的錄音,指控北京對香港人不讓步,觸動最高層神經,疑似與北京對着幹,自然令中共龍顏不悅。
這單收購的初心,或許永遠沒有真相,表面上無阻撓,但實際上卻是阻撓,這種做法可能不完善,但對阿爺來說,可接受。
十一少
後記:Refintiv股東有除了有持有55%的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還有梁錦松舊東家黑石Blackstone。想不通的讀者,除了問李小加,不如切問問梁錦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