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慶成:香港難複製澳門成功模式
再過不到兩個月就是澳門回歸中國20周年的紀念日,當地正陸續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呈現一片喜氣洋洋的氛圍。反觀一海之隔的香港,反修例風暴席捲至今逾四個月仍未有平息之勢。同樣實施「一國兩制」的港澳兩地,成為近來外界討論和比較的對象。
負責港澳事務的中國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黃柳權上周在北京出席一個活動時,就高度評價澳門,指「一國兩制」在澳實踐創造許多具澳門特色的經驗做法,可以為香港提供一定的借鑒。
誠然,從許多數據都可以明顯看出澳門回歸後,在經濟發展方面的確取得相當矚目的成就。比如在本地生產總值方面,澳門在1999年只有492億澳門元(83億新元),但到去年已經大增近八倍至4403億澳門元;同一時期,澳門人均本地生產總值也增長近五倍,在全球排名第二。這一連串靚麗數據,自然令北京官員在談起澳門時,有了一股底氣。
可話說回來,香港和澳門同為中國特別行政區,區情政情不盡相同。比較港澳兩地實踐「一國兩制」的成績,對香港並不公平,要香港完全借鑒甚至複製澳門成功模式更說不通。
對大多數澳門人來說,葡萄牙人管治澳門400多年可謂一塌糊塗,他們對中國有強烈認同感,很歡迎回歸中國,這不同於香港。英國人對香港畢竟有過良好管治,香港人不期望有太大改變,這無疑加大了北京管治香港的難度。一旦政經氛圍轉差,部分港人往往會很容易地緬懷昔日英國人的統治,甚至打出港英時期的旗幟。
此外,澳門一直只是亞洲地區的一個小賭城,甚少引起外國關注,直至近年才成為國際大都市;相比之下,香港向來都是國際化大都市,對外聯繫廣泛,長期有外國勢力的存在並不奇怪。面對外部勢力有形無形的介入,中國在香港實踐「一國兩制」的難度也甚於澳門百倍。
所以換一個角度來看,若要對港澳兩地「一國兩制」作較有意義的比較,應該是通過近年香港落實面對的種種困難和問題,為澳門政府施政時提供一定的借鑒。這一點反而更有實在的迫切性。
譬如大約從2010年開始,澳門和香港一樣也冒起一股本土思潮。在澳門土生土長的一些八九十後年輕人,雖然經歷澳門經濟起飛,但有見本地的生活環境受到壓迫,因而開始產生厭惡中國大陸,轉而強調澳門人的身份認同和本土意識。
有兩個例子可以說明:其一,2015年澳門悼念六四晚會上,主辦單位澳門民聯會第一次迴避唱出已唱了四分之一世紀的《中國夢》。澳門民聯會這麼做,顯然是因為澳門年輕人本土意識日益高漲,只好順應民意。
其二,香港自2014年「佔領運動」後,「大中華」一詞在社會漸漸被邊緣化,政治人物紛紛表態支持「本土」議題。這股「本土風」也吹到鄰埠澳門,有大中華觀念的傳統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吳國昌,一度也將「城邦」等本土標籤納入其主張。
仔細分析的話,不難看出本土主義在澳門冒起,其背景其實和香港頗為相似,同樣是受到自由行的影響。大批大陸賭客「逼爆」澳門,令本地人感受到生活空間受壓縮,結果忍不住發出怒吼,要求捍衛本土的一切。
當然,澳門經濟高度依賴博彩業,賭客收入占生產總值七成,澳門無法,也不可能排斥陸客,所以澳門的本土意識主要表現為經濟和文化層面上的自我保護意識。
在經濟層面上,澳門人主張限制輸入外勞、反對外地勞工與本地人同工同酬;在文化層面上,則注重對澳門獨有的文化、歷史的保護,但並沒有提出政治上的過分主張。在近年澳門政府大灑金錢福利之後,一度熾熱的本土思潮也趨向下沉。
然而,倘若澳門社會矛盾再次逐步尖銳,民粹主義抬頭,說不定有朝一日真的會有澳門人提出脫離中國的主張,出現「今日香港,明天澳門」的畫面。有了香港這個前車之鑒,北京當局在高度評價澳門之餘,切勿掉以輕心。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