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慶成:北京對港工作哪裡出了錯?

2019-11-11
戴慶成
學研社召集人
 
AAA

33.jpg

不知不覺,香港反修例運動即將踏入第五個月。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明天首次公開接見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時會否有新的對港政策指示,也備受外界關注。但毋庸諱言,這次反修例事件徹底暴露出北京涉港工作的很多問題。

回顧反修例運動爆發前夕,香港反對派的聲勢日漸升溫。但根據北京當局收集到的情報評估,過去兩年香港局勢穩中向好,如全國人大釋法封死「港獨」分子參選之路,以及法庭接連就多宗政治衝擊案件作出入獄的判決,令違法衝擊事件幾乎絕跡。

上述的種種跡象,難免令北京掉以輕心,樂觀地以為反修例運動和之前的反對「一地兩檢」運動同樣是雷聲大雨點小,進而支持林鄭政府將修例草案匆匆提交立法會審議。

如今回頭一看,中國大陸政府顯然誤判了當時的情勢。激進思潮暫時偃旗息鼓,並不代表社會再無政治爭拗。事實上,港府過去幾年一直無針對性提出解決社會問題的良方,令港人怨氣積累。結果,來自對政治和民生不滿的兩股怨氣宛如氣球,這一邊被當局強行擠壓下去,在另一邊終於借反修例事件爆發出來,而且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反修例運動越演越烈,原本在事件中處於被動角色的大陸政府,也無法獨善其身,須要確立一套是軟還是硬的政策,藉以指導港府平息反修例風波。在此決策過程中,領導人擔負著政策選擇的重大責任。

然而從過去四個多月的事態發展來看,北京當局的表現顯然不理想。譬如,初期默許港府對示威者強硬堅持不讓步,結果激起更大反彈;其後在衡量各種因素後,又改而同意林鄭月娥暫緩修例。

又如9月3日,港澳辦在記者會上言之鑿鑿地聲稱不會對暴力妥協。豈料事隔一天,林鄭月娥就突然宣布撤回修例。北京對修例立場飄浮不定,除了令一直跟隨北京立場的建制派政團尷尬不已,也令不少親中人士選擇沉默,與反修例勢力抗衡的力量日益單薄。

到了最近,大陸政府終於明確提出「止暴制亂」的目標,並開始通過動員可用的資源去協助港府達到這個目標。在此過程中,北京和港府在動員階段仍然是主要的行為體,肩負着動員各界提供重要的物質和人力資源的具體任務。而作為香港精英階層的商界,若能相應地配合,動員資源的能力就會越強。

然而,以商界為主的建制派,不少人在這場史無前例的反修例運動中表面上支持大陸政府,私下卻陽奉陰違。如代表香港地產界的立法會議員石禮謙,日前就公開大罵港府,並且大吐真言說他個人不支持修例。香港社會尤其是商界的凝聚力欠缺,直接影響了北京動員資源的能力。

更甚的是,北京為了應對香港反修例問題,在過去四個月動用龐大資源並投放到香港。可惜在過程中,部分資源往往被一些建制派團體中飽私囊,無法落實到真正解決問題的地方,以致成效低落。

動員的下一步,就是執行。與動員階段相同,一個高效迅速的政府,能夠保證政策按照原先設計的方案推行。反之,若政府內部分裂,則往往會使政策偏離既定軌道,造成政策的失敗。

令人驚訝地是,香港回歸22年,北京似乎仍然駕馭不了香港公務員隊伍。中央政府本來有意運用手上權力,包括以更大的法律手段去協助港府止暴制亂,但一向保持「政治中立」的香港公務員,許多人在近月紛紛放棄該項原則,不是異常低調或者不合作,就是公然發聲批評政府,令很多北京有意推行的政策舉步維艱,無法落實。

這方面的例子可謂多不勝數,包括早期有公務員發起罷工行動,以至近期南區民政事務專員馬周佩芬巧合地「因病休假」,導致取消黃之鋒參選資格一事一拖再拖。這也解釋了為何近來北京突然提出要支持港府強化執法力量。

不消說,北京過去四個多月在應對反修例風波一役的多個環節接連出錯,以致事件一直未能平息。隨着香港的局勢極有可能持續嚴峻,北京或許應該考慮對香港整個工作系統展開大檢討,確保日後「一國兩制」在香港準確實施。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香港立法會19日早恢復對基本法23條草案(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的二讀辯論,全體委員會6時30分許通過修正案,並在近7時三讀投票,全體一致通過。 二讀三讀前後大約耗時10

    紀碩鳴  2024-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