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順傑:當選舉操控了邏輯
台灣總統大選逼近,圍繞着在野黨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的爭議也越來越多,但辯才無礙的他總是處變不驚。不論是無業期間在台北購置豪宅炒房生財的「墅民」風波、擔任立委時期疑為岳家砂石廠生意關說的濫權爭議,或是匯款600萬元新台幣(約27萬新元)給「女密友」買房的桃色緋聞,絕非吃素的韓國瑜都能兵來將擋。倒是有一件爭議讓韓國瑜一直使不上力:撕掉「親中」標籤。
例如,在本月18日舉行的首場總統大選電視政見會上,率先發言的韓國瑜一開場就質疑民進黨對手、現任總統蔡英文的「國家認同」。他先是批評蔡英文過去執政都稱「中華民國」為「這個國家」,根本不愛「中華民國」,接着再慷慨激昂地握拳高喊三次「中華民國萬歲」,以展現自己捍衛中華民國主權及憲政體制的清晰立場。第三次參選總統的蔡英文自然不是省油的燈,沒有隨對手起舞,而是在會後狠狠拋出一記回馬槍:「我們倒是比較希望他到中國去的時候,喊『中華民國萬歲』,或者到中聯辦去喊『中華民國萬歲』。」
韓國瑜年初以新上任的高雄市長之姿,出訪香港時順道拜會中聯辦,距今明明已過了九個月,但其政治後坐力卻遲遲不退,反而越來越有勁,彷彿成了韓國瑜身上白衣一塊洗也洗不掉的污漬。在善於帶風向的民進黨論述引導下,全名為「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的中聯辦,被形塑成北京政府把黑手伸入香港的代表機構,而韓國瑜不避嫌地踏進中聯辦,無異於落入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年初提出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框架,甚至是有「賣台」或將台灣「港澳化」的嫌疑。
當然,之後接踵而至的局勢變化,如迄今尚未平息的香港反修例抗爭,以及上月由澳大利亞媒體踢爆的「共諜」助選疑雲,都讓韓國瑜擺脫「親中」形象的努力徒勞無功。韓國瑜近期接受美國媒體專訪時就坦承,香港問題確實削弱了他對部分選民的吸引力,因為這些選民認為他過於靠向北京。不過,韓國瑜指出,這是蔡英文和民進黨刻意為他捏造的不實形象。
不可否認,綠營這般「抹紅」「扣帽子」的輿論操作的確奏效,而且效果非凡。去年的市長選舉,韓國瑜利用台灣民眾不滿民進黨政府對經濟、養老金改革及兩岸關係政績的情緒,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務實的變革推動者,可以克服兩岸意識形態的分歧,通過修復與中國大陸的貿易聯繫來重振停滯不前的高雄經濟。但不到一年,情勢發生巨變。在我最近採訪、接觸過的青年選民中,無不認為韓國瑜親中,甚至一致認定支持「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韓國瑜將會侵蝕他們想保護的「台灣主權」。但若進一步追問,除了韓國瑜年初訪港與中聯辦主任王志民短暫會面外,這些高材生都未能提出韓國瑜至今實質「賣台」的例證。
事實上,民進黨多名政治人物也曾赴大陸拜會北京官員,為何韓國瑜與王志民的會面,就會對台灣造成不可原諒的傷害?
顯然,部分選民對韓國瑜「親中賣台」的批判,只是主觀感覺至上。這也說明執政黨如何利用強大的「反中」中心思想和宣傳策略,成功操控民眾邏輯,進而達到轉移焦點(檢驗民進黨政績)的目的。
不少第三方觀察人士指出,韓國瑜的兩岸政策是穩健務實的,雖然新意不足、突破有限,但終究比民進黨「冷對抗」的兩岸路線來得理想。儘管韓國瑜算是「馬規韓隨」,繼承了前總統馬英九時期「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為處理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但韓國瑜實際上比馬英九更保守,非但沒有提出新亮點,甚至明確指出,中國大陸若不先放棄對台動武,兩岸不可能簽署和平協議。即便如此,讓韓國瑜無奈的是,他的兩岸主張還是出現被綠營扭曲及污名化的情形,導致他不獲青年的諒解與支持。
《理性選民的神話:我們為什麼選出笨蛋?》(The Myth of the Rational Voter: Why Democracies Choose Bad Policies)一書作者、經濟學家卡普蘭(Bryan Caplan)在書中指出,選民由始至終都是不理性的,他們有根深蒂固的偏見,投票的依據是偏好,而非智慧。可以想見,如果再加上善於操控邏輯走向的政黨和政治人物,選民的投票行為恐怕將更難預測。
政治人物的個人輸贏事小,但一旦選出了笨蛋,遭殃的可是全民。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