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嘉:政府應排除萬難超額完成研發目標
《2018年香港創新活動統計》報告(下稱「報告」)的數據近月出爐,該年本地研發總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比率0.86%,而研發開支錄得244.97億,雖然近年本地研發開支有所增加,但距離政府早前訂下的目標仍有一定距離,林鄭特首於上任第一份施政報告表示,本屆政府5年任期內將本地研發開支增至每年約450億,以及將本地研發開支比率增加至1.5%。我嘗試從政府過往公佈的數據,透視出現行政策不足之處,希望創科局正視問題,追趕目標之餘,亦能鼓勵更多企業進行創新研發活動。
創科基金下的多個資助計劃申請成功率低
創新科技署透過創新及科技基金提供資助計劃,協助企業和科研機構提升科技水平,但不少計劃的申請成功率偏低,如鼓勵私營機構進行研發的企業支援計劃,2016-17至2018-19的3個財政年度共收到269宗申請,只有88宗獲批,申請成功率只有約32.7%;而支援本地公營科研機構進行研發項目的創新及科技支援計劃,以及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的申請成功率僅約4成。此外,於2016年12月推出的院校中游研發計劃,截至2019年初的申請成功率低至14.2%,可見要成功申請上述計劃並不容易。當局應了解計劃難以申請的成因,主動協助失敗申請者再次申請計劃,否則便與計劃原意背道而馳。
加強協助中小企進行研發及技術創新活動
根據報告數據,2018年進行研發和技術創新活動的企業中,超過九成屬中小企,但相關費用分別佔工商機構總開支48.8%及31.4%,以上數據突顯中小企用於研發及技術創新活動的開支不及大企業,而報告更直指創新成本太高是阻礙技術創新活動的最重要因素,而企業內部缺乏資金亦是關鍵因素,創科局可研究推出更多計劃資助中小企進行創新研發活動,助他們克服資金不足問題。
擴闊額外研發開支稅務扣減門檻
政府除了訂下本地研發開支目標外,亦於同年推出研發開支額外稅務扣減(下稱「額外扣稅」),以鼓勵企業在香港進行更多研發活動。我留意到不少本地企業外判研發活動予其他機構,以2018年為例,工商機構於外判研發活動上花費45.02億元,當中外判予香港以外機構涉及約33.95億元,相關機構主要位於珠江三角洲,由於要與指定本地研究機構合作研發活動才能符合額外扣稅資格,因此上述外判活動被拒諸於門外。鑒於香港受惠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預見大灣區內創科活動合作更頻繁,政府可考慮擴闊額外扣稅的門檻,容許企業與本地以外研發機構的合作開支獲取額外扣稅,使更多香港企業受惠。
踏入新一年,5年目標亦已走到一半,創科局需進行中期檢討,因應社會現況調整政策,務求超額完成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