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達:醫療人手規劃困難 外地醫生可作緩衝
香港是世界上醫生/護士:人口比例最低的地區之一。根據食物及衛生局提供的數字,香港每1,000人才有1.9名醫生,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平均是3.4名。護士方面,香港每1,000人有7.9名護士,亦比經合組織的平均9名為低。加上香港人煙稠密,難怪醫療系統壓力爆煲。我們在多方面居於世界一流,但走入公立醫院病房,像到了第三世界國家。
增加醫療人手,照道理是沒有人會反對的事。偏偏在香港這個地方,卻沒有辦法達成共識。首先是醫生團體的反對。表面上,醫生團體的理由是要保持專業水平;而有些人質疑,其實是醫生的保護主義作祟。總之,醫生們一邊說做死了,累得不能活了;同一時間,又反對輸入海外醫生。
既然不能輸入醫生,只好自己訓練。但醫療人手的規劃是十分困難的。遠在本世紀初,因為經濟不景,而當時醫生的人手充裕,政府給予醫管局的資助額有所下調。導致醫管局用以招聘新駐院受訓醫生的預算減少,令有些醫科畢業生未能於醫管局接受訓練。「吓?連醫生都搵唔到嘢做,有冇搞錯。」因為這樣,又減少了兩大醫學院的學額,減少新醫生。沒想到過了幾年,又不夠醫生了,但即使立即加學額,都要5年後才有收成。這是典型的「一放就亂,一亂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又放」,等同兒戲。
政府當局終於在2012年,成立「醫護人力規劃及專業發展策略檢討督導委員會」,負責進行醫療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檢討。委員會委託香港大學進行全面人力推算,以後每年香港需要的醫療人手,總算有個客觀的評估。2017年6月,委員會就著港大的推算結果,公布了醫療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檢討。當中提出了五大建議,包括:
(一)增加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學額
(二)善用自資界別提供培訓
(三)吸引退休醫生及其他醫療專業人員在退休後繼續在公營界別服務
(四)主動進行針對性的招聘計劃,吸引非本地受訓的醫療專業人員來港執業
(五)每3年進行一次醫療專業人員人力規劃和推算工作。
隨著本港人口老化,醫療人手的需求,長遠來說是一定需要增加。當中或間有因為經濟或短期因素的波動,但長期而言,香港始終是需要更多的醫療人手來應付市民的需求。然而本地訓練醫生需時,一個三十年經驗的退休醫生,其位置也非初生之犢可以立即取代。因此,建立輸入外地醫生的制度,以作為調節本地醫療人手的緩衝,仍是有必要。政府必須大刀闊斧處理此問題,不能讓保護主義阻礙市民的福祉和本地醫療系統的健康更新。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