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明:香港公營醫療需要從根本改革
香港民生最大難題當屬住屋,早前在此已分享過,今次來談談令人同樣困擾的醫療服務。香港公私營醫療系統並行,其中公營醫療專科門診輪候時間長、病房超負荷等常為人詬病,以眼科新症為例,病人輪候長達1年至3年不等;要進行磁力共振或電腦掃描等檢查的人亦是長路漫漫,致使有些人的病情由輕微變得棘手,更加雪上加霜。私營醫療服務雖則輪候較短,但收費高。
眾所周知,香港擁有全球最有效率的醫療系統,臨床服務、醫學教育及研究均達世界級水平。公營醫療系統提供全民安全網,私營醫療服務則備受推崇,亞洲每年不少人慕名來港就醫,成為我們引以為傲的競爭優勢。行政長官亦常指香港醫療為香港所長,國家所需,更曾有人提倡將香港發展為世界級醫療樞紐。然而,香港人有苦自己知,究竟香港醫療系統那裡出問題?
究其原因之一,在於醫生人手分配不均。截至2018年底,本港共有14,651名註冊醫生,當中不足一半(46%)人服務公營醫療界別,卻要提供全港90%的住院服務,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再者,硬件設施的滯後也令工作環境趨惡劣,在私營醫療機構往往付出逾倍薪酬高薪挖角下,加速醫生的流失,問題一日不改善只會不斷惡性循環。
然而,最大的問題則出自漸趨僵化的醫療管理制度。公營醫療系統講求程序與問責,前線醫護人員既要照顧病人,又要兼顧大量行政雜務,包括文書工作、會議與活動等,令醫生們疲於奔命,自然嚴重影響工作效率。反觀私營醫療系統按市場收費,管理層不時因應市場需要可以調整服務,讓服務能維持高效率,並大大減低醫療事故。
為扭轉劣勢,我認為特區政府與醫院管理局除積極推動現行第一及第二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香港醫學界應放下保護主義,進一步適當放寬門檻,引入更多海外醫生為「外援」,以解燃眉之急。同時增撥資源擴展公私營協作計劃至專科門診新症,讓病人按醫生的專業意見選擇接受私營醫療服務或繼續輪候公營醫療服務,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期。
然而,引入海外受訓醫生雖有不少好處,長遠來說卻治標不治本。據香港推算數字,2016年至2030年間香港每年醫生短缺數目為285名至1,007名,同一時間世界衛生組織亦估計因為人類平均壽命逐漸延長,全球醫療專業人員的短缺數字將增加250%,至2030年多達1,400萬名,反映全球均面對醫生人手緊張的問題,因此香港長遠不能透過與全球各地爭奪海外醫生,解決香港的問題。
冰封三呎非一日之寒,我深明改變這個根深柢固的醫療問題不能一蹴而就,否則只會帶來動盪與不安。特區政府實有需要設立恆常機制,定期為公營醫療系統「把脈」,「對症下藥」、「病向淺中醫」,逐步來改善。
第一,政府在逐步增加本地2間醫學院每年的收生名額外,必須因應人口老齡化、市民壽命延長等因素,持續研究及注視醫護人力資源、硬件設施等需求及變化,就培訓醫生、護士等專業人才作出全面規劃,確保醫生等專業人士自給自足,讓引入海外醫生之安排成為應急措施,只應對緊缺領域的需要。
第二,我建議政府與醫管局應投放資源成立獨立檢討香港醫療系統專責小組,吸納各領域的醫療專家、專業人士與持份者,審時度勢,因時制宜,因應市場需求及變化定期檢視公營醫療系統的運作架構與營運制度,逐步完善公營醫療系統的管理,減低前線醫護人員的行政文書工作、開會數量等,讓其專注照顧病人,紓緩公營醫療的壓力,並發揮私營醫療的潛能,提升香港醫療服務的效率與質素,為香港這個重要品牌持續增值。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