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寧:李國寶退休快還是東亞被拆骨快?
周二晚聯儲局突然宣佈減息半厘,震驚環球投資市場,市場擔心美國減息令銀行淨息差受壓,周三開市個個鬥沽銀行股,美資大行花旗即時將多隻銀行股評級及目標價下調,當中包括目標價14.7元的東亞(023);但其實同日開市前,東亞公佈,將全面檢討該行業務和資產組合,以確保與策略重點保持一致並增加股東價值,結果東亞當日逆市收升逾半成,翌日東亞再升近一成三,兩日市值增加80億元,而花旗亦於24小時後由叫沽變為叫買東亞,目標價調升至21元。大家不要誤會,筆者不是想取笑美資大行「彈弓手」,而是認為有過百年歷史的東亞銀行,隨時有被拆骨的可能。
筆者的感覺不只是因為一份花旗的「變臉」報告,更重要是東亞自己的公告,因為東亞表明其檢討計劃已經獲對美資沖基金股東Elliott (持股約8%)的支持,支持到一個點是,Elliott將暫停對東亞進行的訴訟。
如果沒有跟進東亞的讀者,可能看得有點混亂。故事應該由2015年說起,當年Elliott首度披露持股逾5%,同年因質疑東亞向三井住友配股的決定,入稟香港高等法院,要求東亞公開決定配股的內部文件。Elliott對於東亞或者東亞主席李國寶來說,相信是一位狙擊手多過一個基金股東,事實上,2016年Elliott就發表公開信,指東亞行政團隊管理不善且故步自封,企業管治和業績長期欠佳,要求東亞賣盤,同年7月,Elliott更向高院入稟東亞及其董事局,提「不公平損害」呈請,而東亞周三的公告所指Elliott將暫停對其進行的訴訟,就是這宗始於四年前的訴訟。
那Elliott 又是何許人馬?Elliott為美國知名對沖基金,專愛買入被低估或問題資產,大肆興訟以榨取價值,將公司拆骨。她首次高調出現香港資本市場,應該是2007年阻撓四叔將恒發(097)持有的煤氣(003)股權予恒地(012),成功令恒地加價。更經典的是2008年,當年李澤楷的電盈(008)想私有化盈大地產(0432),Elliott連番增持盈大股權至16%,目的迫電盈加價,雖然未能成功,但其後她竟繼續增持盈大至23%,糾紛持續四年,最後盈大決定靚價回購,Elliott帳面大賺逾10億元。
由此可見,Elliott非常有耐性,喜歡跟對手「鬥長命」,是一名十分難纏的對手。事實上,自2015年開始狙擊東亞起,東亞也不敢漠視Elliott,近年已先後多次出售非核心資產如證券登記公司卓佳,另外一些中港消費金融業務,以及早前出讓所持柬埔寨小額信貸機構PRASAC的股權等。
不過,賣這些「濕碎」資產,並未能讓Elliott收貨,而今次東亞檢討業務和資產組合的計劃,聽起來似是好「虛」的動作,但偏偏獲得Elliott支持,筆者有理由相信,所謂的檢討計劃,就是東亞管理層與Elliott傾好的大茶飯。至於何解雙方突然變得有計傾呢?或許與去年下半年起,李國寶卸任東亞行政總裁(只任東亞執行主席),由他兩子李民橋及李民斌接棒做聯席行政總裁有關。
過去十幾年,東亞有兩個時期受到投資者追捧,先是2007年,東亞成為首批獲准在中國註冊開業的外資銀行,當年12月創下38.5元歷史高位,另一期就是之後被狙擊而惹來賣盤憧憬。而今次東亞的檢討計劃,有機會令東亞第三度被投資者追捧。除了資產管理公司東亞聯豐、保險公司東亞人壽及藍十字等非核心資產,花旗就估得大膽,認為東亞有可能將香港或中國內地業務剝離,或甚至整體出售。不過筆者傾向相信,李氏家族不會從東亞全身而退,但長遠整個集團的資產被拆骨,或者引入新投資者代替現有的主要股東,卻大有可能。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