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慶成:一切政治都是鄉土的
2019冠狀病毒在全球越來越多國家蔓延之際,香港近來的疫情反而出現可喜的緩和跡象,確診病例都是在早前已發現的感染群組內。由於疫情大致受控,香港政壇也開始把焦點轉移到只剩下半年多的9月份立法會換屆選舉。
在上一屆立法會選舉中,泛民主派共取得70席之中的30席。不少泛民中人眼見去年在區議會選舉取得壓倒性勝利,在過去一個月也動作頻頻,希望延續這股氣勢,劍指新一屆立法會議席過半。
其中,2016年曾發起「雷動計劃」的香港大學法律系教授戴耀廷,早前就走訪各區遊說不同泛民團體建立參選協調機制,以爭取最多議席。
不過,香港立法會的分區直選議席採取比例代表制,泛民想在立法會全面「翻盤」,還需要在功能組別下功夫。所以,民主派近期也開始就功能組別出戰的人選和選舉策略進行協商。其中,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建測規園)、工程及飲食三個由建制派佔據的界別,更是民主派重點研究的組別。
最近一段日子,在不同地區街道都不難看到許多泛民團體擺設街站,號召各功能組別的人士登記成為選民,意圖在目前的八席功能組別席位以外有所進賬。
面對泛民各路人馬摩拳擦掌,步步進逼,建制派內部似乎不無悲觀。例如,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日前撰文指出,把所有可以影響選舉結果的因素考慮在內,絕對不能排除非建制派在下屆立法會成為多數派的可能性。建制派陣營、特區政府以至中央政府要為萬一真的「變天」作好打算。
他舉例說,中央政府要處理的問題是:如果實踐證明,《基本法》規定的政治體制不能保證「行政主導」,不能保證「港人治港以愛國者為主體」,有什麼補救辦法?「一國兩制」應該怎樣走下去?
目前來看,出現曾鈺成結論的概率可說是越來越大。以功能組別為例,多年來雖由建制派把持,但隨着愈來愈多專業人士求變心態強烈,泛民攻佔多幾個功能議席,並非不可能的任務。
至於地區直選議席界別方面,泛民和建制派在上一屆立法會選舉拿到的整體得票率為五五與四五之比,議席分佈相對穩定。值得留意的是,隨着去年反修例運動後越來越多港人支持泛民,泛民9月份的得票有望大增。與此同時,今年年初香港暴發冠病疫情後,很多建制派支持者不滿意特區政府的表現,建制派的得票有可能會大減。
一直以來,香港建制派支持者大致可以分為兩塊:一是愛國主義者,無論發生什麼事,他們都會支持政府,也是建制派的鐵票;二是渴求現狀不變的務實者,對政治冷感,看重民生,極怕社會出現混亂。他們以基層市民、長者和中間溫和派人士為主,支持建制派是希望社會安定。
很可惜,特區政府早前對抗疫情的反應遲緩,受到各界強烈批評。最為人詬病的是,當局一直未能確保社會上有足夠的口罩供應。許多民眾在商店外排隊好久,往往買不到一個口罩。這股口罩荒也激起了許多港人對港府的怨懟。
「一切政治都是鄉土的!」曾擔任美國第39任總統卡特的演講稿撰稿人馬修斯(Chris Matthews)在《硬球》一書,揭示了政治一條重要的原則:政治家之間的競爭,在不允許動用槍炮的時代,首先看誰在與選民之間的關係上留下漏洞。政治家只有出色地照顧好人們的柴米油鹽等日常需要,才能得到他們的回報。
大部分建制派支持者正是《硬球》筆下的普通老百姓。他們不熱衷抽象的意識形態,對政府和政黨的要求純粹是希望社會繁榮、穩定,保持安逸的生活。在9月份的立法會選舉,若泛民能夠再次激起這批建制派最重要的後院對港府防疫不力的不滿,他們就極有可能會票投泛民或者不投票,以致泛民得票大增,建制派得票大減。此消彼長,泛民取得過半議席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
特區政府大概也感受到了上述危機,過去一個多月不斷採取史無前例的抗疫措施,從鑽石公主號郵輪、湖北包機,到人人派一萬港元現金等等,動作頻頻。建制派議員更走在前線,為港人搜羅抗疫物資免費派發,甚至真金白銀資助失業家庭,與市民共渡時艱。
客觀上說,經過大半個月的努力,香港疫情已經暫時得到抑制,港府及建制派陣營的民望開始止血。話雖如此,建制派的民望能否進一步反彈,在9月份選舉追回失地,仍需要一段日子的觀察。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