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家雄《路》何為君子不器
孔子說:「君子不器」。
器,即工具或用具,只有特定的用途。君子豈能像一件讓別人稱心稱手的工具?君子應當有自己的主心骨,他應該作為「人」而存在,而不是作為「工具」而存在。
人若是器,便只能在特定的技術領域有用處。比如一個修鞋匠,或電腦工程師,假如他們的知識和興趣只局限於修鞋或電腦,只在這兩項事務中有見解,他們就只是一個「器」。而當他們對人類一般事務都關心,並有出於正義的判斷,從中運用知識和興趣去造福人群,他們便可能是一個「君子」。
君子的能力不局限於一個行業,君子關注的物件更不局限於特定的專業,他關注人類各方面需求,並保持自己的良心。對人類各方面需求,或整體命運與未來,他都有基於正義的判斷,基於判斷的見識,基於見識的行動。他在一切人類事務上,都能立足於人類整體利益作價值判斷。
君子要有良心,有道德,有理想。君子要有是非判斷。君子要甯為玉碎,不為瓦全。假如人僅僅是一個「器」,比如是一把刀,讓他去切菜也行,讓他去砍殺無辜也行,那他還能叫君子嗎?
所以,君子要有根據良心和公義作是非判斷的能力和願望,要有不為外力所脅迫而堅持正義的勇氣。有了這個是非判斷和勇氣,假如他是一把刀,他可能幫人砍柴,幫人切菜,但決不會自己去或為人脅迫去殺害無辜。這樣的刀,有精神的刀,就不再是器,更不僅僅是器。
這「不器」的精神,就是用心去感悟身旁的每人每事,要整全的了解人和社會需求,更以良心和公義作為判斷的規範準成。當社會上每個人都不再是器,就是均具良心,有道德,有理想,那麼大家共擁的社會、國家更成樂土,成為幸福窩。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