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聚嶺南》政策分析也可成就一番事業
作者: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研究助理教授溫卓毅博士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各國政府應對公共衛生危機的措施各有不同。從鼓勵戴或不戴口罩、是否停工停學,以致是否取消大型活動、是否關閉邊境,各項決策不斷引起政策辯論,同時也觸發政策學習(policy learning)及政策擴散(policy diffusion)。
經此一役,世人可能迫切希望了解「各國為何採取不同政策,有何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因素考量?何種政策最為有效?」。種種疑問事關人類福祉,皆需要進行紮實的政策分析才能解答。否則,人類只會重蹈覆轍,就如張炳良教授和袁國勇教授不約而同指出的,香港與內地並沒有完全汲取17年前SARS一役的教訓。
政策分析(policy analysis)以找出最有效的可行解決方案為目標,是公共管治的核心活動。香港以「經濟城市」自居,同時管治體制行政主導,政策子系統(policy subsystem)相對封閉。學界與智庫難以取得官方數據作資料分析,甚或研究成果或政策採納,也未必能獲得公開認可佐證機構的政策影響力。所以,縱使本港多間院校設有公共政策學系或學部,提供政策分析的課程,但政策分析在香港尚未發展成為專門的行業。
隨著時局變幻,政策分析的作用似乎逐漸顯現。首先是特區政府開始重視政策研究,希望從政策分析中獲得啟示。例如,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管理的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計劃,針對去年6月開始的社會事件,推出特別申請輪次,分析事件的因由及深層次問題。
此外,香港智庫發展在國際上泛起漣漪,不再是死水一潭。例如,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今年1月發表《全球智庫報告2019》,團結香港基金在「全球最佳智庫(美國及美國以外)」榜中,位列第112名,比2018年排名上升19位。
更有趣的是,原來「在商只言商」的大企業,也開始意識到政經互動之下可能改變營商環境。短期的社會事件固然影響市場推廣策略,及時作出危機管理。更為宏觀地看,跨國公司需要滿足不同國家的監管要求,需要專業的公共政策經理敏銳地辨識政策風險,提供決策建議。尤其是互聯網和科技巨企,不時面對私隱保護、網絡安全、言論自由等公共議題。不久之前,美國五大科技股巨頭FAANG的Facebook和Amazon就在招聘香港公共政策團隊,希望增強與持份者溝通,參與法規及政策討論。
所以,假以時日,政策分析師也可以如同律師、會計師、建築師一樣,成為備受尊重的專業人士,成就一番事業。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