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聚嶺南》「電子政府」在香港:成果與困境

2020-08-19
 
AAA

 42.jpg

作者:嶺南大學研究生院&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 研究助理教授黃耿華博士

二零一七年,特區政府公佈「香港智慧城市藍圖」,提出要「擁抱創科,構建一個世界聞名、經濟蓬勃及優質生活的智慧香港」。其中,「電子政府」(或「智慧政府」)是構建「智慧香港」六個主要範疇之一。推動政府「電子化轉型」是一種世界潮流,其作用不言而喻。許多研究都表明其能增加政府透明度,提升政府效率,及時回應社會的需要和訴求。
「電子政府」透過信息技術整合各項資訊來提供公共服務。其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加強政府與市民之間的信息聯繫,使資訊「爲民所有」;二是強化政府部門間的數據共享,形成「單一政府」,避免不同部門重複向市民索取資料。對於第一個方面,香港近年來推行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實踐,例如特區政府於2011年建立「資料一綫通」(data.gov.hk),通過這個「一站式」網站向市民免費提供多種公共資料。又如,「香港政府一站通」(前身爲「生活易」網站)的創建,爲市民獲得公共服務提供了一個統一的入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香港自爆發COVID-19疫情以來,政府向市民提供了大量即時數據,不僅包含了感染個案的性別、年齡、出現症狀及確診日期,還包含了所乘搭的火車、航班編號,居住或到訪過的建築物名稱,更製作了即時「疫情地圖」。就本次疫情而言,特區政府在整理和公佈疫情資料方面做足功夫,數據透明度很高,為坊間「抗疫」提供了有效的數據支援,值得稱讚。
不過,對於「電子政府」第二方面,即政府部門之間數據互通,多年来特區政府未有實質突破。二零一八年,政府推出「關愛共享計劃」,向合資格人士一次過派發最多4,000港元。這本是一項「補漏拾遺」、扶助基層人士的政策,初期却因要求申请者提供多項證明、填寫多張表格而被批評手續繁瑣混亂。政府為了答覆市民的諮詢,曾開通了60條24小時熱綫;同時为了收集整理申請者的表格,僱用了大量的臨時人手。其结果便是,申請審批進度緩慢,行政成本高昂。據統計,每宗申請的行政成本達一百多港元。

41.jpg

「關愛共享計劃」執行混亂,正是特區政府部門間資料欠互通的後果。事實上,該計劃所要收集的申請者資料,大部分政府已經掌握,只是分散在不同部門罷了。如這些資料可以在不同部門之間互通,或在政府內部建立一個統一的中央數據庫,局面會發生根本性轉變。

shutterstock_1047490450.jpg
當然,我們不能就此假定政府不知曉數據互通能帶來工作效率的提升,亦不能直接認定政府不願意推動部門間的數據互通。事實上,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已於今年年初發佈了「電子政府互用架構」,其目的是就政府內部整合及共用數據的標準及格式提供指引。政府部門間數據互通的真正障礙在於,不少政府內部數據涉及個人私隱或機密資料,如何才能使數據互通不會超出實際所需,亦不會違背當事人意願和違反《個人資料(私隱)條例》?換言之,如何在工作效率與保護個人私隱之間做到平衡,這個問題一直困擾香港政府。而且就目前而言,這一問題似乎依然還沒有答案。
 

延伸閱讀
  • 印度早在2015年已提出「智慧城市任務」(Smart City Mission),這計劃的目標是要在全國建設100座智慧城市,希望全方位改善基建,從供水、電力、健康、教育,到廢物處理、交通、住屋、數碼政府服務等,涉及項目達七千多個,整體預算高達二萬億盧比(約1,900億港元)。

    鄧淑明  2023-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