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淑明:科技令城市設計更完善
城市設計受多方因素影響下會存在一定偏差,然而,隨着低地球軌道衞星(簡稱低軌衞星)的普及,誤差情況有望得到改善。
以往普遍使用的全球定位系統(GPS),美國史丹福大學GPS實驗室指其缺點是容易卡住,操作和維修也非常昂貴。而根據關注科學家聯盟(UCS)的全球衞星資料庫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在地球軌道上有5,000多顆衞星運行,是2007年的6倍;其中低軌衞星就佔86%,低軌衞星數量眾多,成本自然較GPS為低。
此外,GPS在地球2萬多公里的上空運行,一天環繞地球只有兩次;而低軌衞星則可在距地球僅160公里運行(民航機飛行高度一般是14公里),而且它毋須依循既定軌道,路徑更多,可快至個多小時便環繞地球一周,一天環繞10多遍,所以影像更佳、傳訊更流暢。
近年,低軌衞星用途越見廣泛,應對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是其一。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舉例,指糧食供應(將影像結合天氣、溫度或氣壓來提升農業產量),溫室氣體監測(觀測來自各種來源的碳排放,包括油井、垃圾堆填區和工業區),公用事業(使用陽光和雲層覆蓋的預測模型來決定太陽能電池板位置)等,低軌衞星所拍攝的影像都能有助剖析相關狀況。
還有些公私營機構透過地理資訊系統(GlS)這個可兼容不同數據的平台,結合低軌衞星影像和視頻作規劃和管理業務。例如電訊公司對建築物進行分類和計數以釐定投放資源、零售商偵測工商業區的車輛數目以評估市場潛力、城市規劃人員檢視體育設施分布以善用開放空間、管理公司偵測露天停車場的泊車情況、房地產公司評估物業質素、建築商盤點器材存貨和地盤巡查,以至政府評估不同時段的人車流量、測繪道路特徵,以及偵測非法廢料棄置等。
現今科技一日千里,令拍攝的衞星影像可從GPS的5米進展到低軌衞星以厘米計算,精細的影像不但可令城市設計更精益求精,還有助推動我們的城市持續發展。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