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聚嶺南》把握政策窗口機遇 積極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2021-07-12
 
AAA

shutterstock_757774168.jpg 

 

作者:嶺南大學研究生院及政策研究院研究助理教授黃耿華博士

新冠疫情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模式,它令公眾的一些社交方式和社會活動受到限制的同時,卻在全球範圍內加速了生活數碼化的發展。這也應驗了那句古老的英文諺語:“A coin has two sides”(任何事情都具有兩面性)。事實上,近年來,隨着電子硬件性能的不斷提升及5G技術的成熟,不少人在疫情之前便已憧憬數碼化時代的到來,只不過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令數碼化的腳步加快罷了。

與數碼化相對應的城市發展策略是「智慧城市」。早在2017年,特區政府就發佈了「香港智慧城市藍圖」,提出從「智慧出行」、「智慧生活」、「智慧環境」、「智慧市民」、「智慧政府」及「智慧經濟」這六大範疇着手,建設一個「擁抱創科,構建一個世界聞名、經濟蓬勃及優質生活的智慧香港」。2020年,在疫情期間,特區政府又發佈了「香港智慧城市藍圖2.0」,旨在將香港的智慧城市建設推向新階段。

shutterstock_578845732.jpg

從某種程度上講,疫情爲本港智慧城市建設打開一個重要的政策視窗。疫情期間,為了更好地鎖定確診病例及其密切接觸人員,特區政府推出了「居安抗疫」系統以支援家居檢疫工作;開發了「安心出行」應用程式以構建感染風險通知系統;同時積極開發「健康碼」以便利香港、澳門與內地的跨境往來。醫管局九龍東聯網在疫情期間嘗試爲病情穩定病人進行網上覆診,以解決非緊急醫療服務積壓問題。雖然在此計劃下只邀請32名病人免費試用服務,規模很小,但卻有重要的借鑒意義。事實上,「行政長官2020年施政報告」已將發展遠程醫療列爲重要政策議程,並明確提出:「繼續在可行的情況下調整醫管局的服務模式,利用視像會議技術為病人提供服務」;「通過在鄉公所設置相關設施和採用電子支付方式,為居於偏遠地區的長者提供遠程醫療服務」。此外,創新科技署也推出「遙距營商計劃」,以支援企業在疫情期間透過資訊科技方案繼續營運和提供服務。這些科創手段爲抗疫工作帶來了新思維,也爲香港「智慧城市」的發展提供新機遇和重要基礎。

shutterstock_742220434.jpg
近日,電子消費券正式接受申請,市民反映踴躍。消費券可以透過綁定八達通、支付寶(Alipay)、微信支付(WeChatPay)及 Tap&Go 四間電子支付營辦商在本地實體店、網上商戶和公共交通使用。從內地及世界其他地方的經驗來看,電子支付是推進智慧城市發展的一個重要動力。我們有理由相信,電子消費券的發放會助推電子支付在本港的普及,而電子支付的普及將是香港「智慧城市」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
 

延伸閱讀
  • 印度早在2015年已提出「智慧城市任務」(Smart City Mission),這計劃的目標是要在全國建設100座智慧城市,希望全方位改善基建,從供水、電力、健康、教育,到廢物處理、交通、住屋、數碼政府服務等,涉及項目達七千多個,整體預算高達二萬億盧比(約1,900億港元)。

    鄧淑明  2023-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