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桐山:內地的「香港城」封關嗎?

2020-05-13
吳桐山
學研社研究員、時事評論員
 
AAA

hk1.jpg

全國「兩會」本月底在北京舉行,民建聯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公布多項建議,包括建議在大灣區兩個選址建造「香港城」。

「香港城」這個名詞,吳桐山早在2017年9月就在「思考香港」撰文提出,也樂見最近這兩年,不少政黨均建議建設「香港城」。無論成事與否,都是一個促進兩地融合的積極態度。

不過,新冠病毒事件是一個劃時代的大事,譚新強先生甚至提出B.C.(Before Corona)和A.C.(After Corona),新冠前和新冠後的歷史新分界。那麼在新冠後時代,我一見到「香港城」這個詞,我第一反應是問一個問題——封關嗎?

新冠前時代,大家都覺得,21世紀的大趨勢是全球化,是融化的國界。但新冠一到,大家覺得,國界前所未有那麼重要!香港與內地雖然同屬一國,但偏偏也有海關。現在,防疫封關已經成為了所有經濟活動、日常生活,繞不過去的一道坎。這個「香港城」封關嗎?這是第一個要問的問題。

其實內地現在也有不少「香港城」房地產項目,規定要有多少比例的物業賣給香港人,而且還標榜港式管理,打造港式社區。不過,只要疫情殺到,所有這些「香港城」都會封關,如果你打算住在內地「香港城」,乘坐高鐵來回香港上班,到時候都會被斷經脈。「香港城」變得無家可歸了。

吳桐山第一次談及「香港城」的時候,完全沒有考慮封關這個問題,因為在2020年之前,從來沒有人想過,原來我們會因為一些傳染病而封城、封關。沙士都沒有封關啦。但經過新冠這一役,這是大家必須考慮的議題。武漢封城解除了,但吉林舒蘭市近日又封城了,即使香港的封關有可能在一兩個月內解除,但可以非常十分肯定,以後只要新冠有什麼風吹草動,動輒就會再封關。你以為等新冠有疫苗就好了?誰告訴你疫苗可以實現100%防護?如果好似流感病毒一樣變種快,隨時只有7成防護,還要每年打針,怎麼可能趕絕新冠病毒?哪怕新冠病毒給你殲滅了,病毒推陳出新,短則三五年長則十年八載,必定會有新病毒,按慣例怎能不封?因此當大家都認可了封城、封關作為一種常規的防疫手段,那麼有了第一次就有之後的無數次。

無論是退休、工作還是求學,如果你有需要頻繁往來於內地「香港城」與香港之間,那麼只要有機會隨時封關,「香港城」是不成立的,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封。因此,真正的「香港城」,如果是一塊地,管理權直接屬於特區政府,要讓企業經營、市民生活有更大的空間,那必須是直接擴大特區的範圍。那麼不封關就是必要的條件,否則也還是內地在管治這片土地啊。

過度限制出入境自由違《基本法》

我認為,新冠之後,歐美這些奉行司法獨立的國家,應該會掀起一系列挑戰政府權力的官司。因為新冠之前,從來沒有人考慮過,原來政府是可以用防疫為理由,擁有近乎無限的權力。可以禁止任何人出門、工作、求學、離境,可以要求任何人蒙面,可以要求整個社會停止運作。我相信會有人挑戰,究竟政府權力是否不受限制,在什麼情況下政府可以這樣做?誰來判定社會處於嚴峻的傳染病威脅?這需要有一個標準嗎?例如有10個人發病,是否就可以說我們的社會面臨傳染病威脅,然後可以進入戰時狀態?我一點我認為值得爭辯。

《基本法》規定,香港居民有旅行和出入境的自由。不過眼下,你認為你有這項自由嗎?全世界都沒有旅行自由。嚴格而言,你還是可以出入境的,只是來回加起來要隔離28日而已,這算不算限制自由?應該算吧。如果說,這項限制是出於預防傳染病的需要,但是如果我所在的地方——香港,和我想去的目的地——澳門,都已經持續28日零確診了,政府仍然可以用「預防傳染病」的理由來限制我的出入境自由,不得不說政府權力有無限放大的傾向,有違反《基本法》的嫌疑。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