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瑩:面對美方挑釁,中方應考慮「主動出牌」

2020-07-13
傅瑩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
 
AAA

33212.jpg

7月11日,據環球網報道,以下文字根據前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傅瑩在中美智庫媒體視頻論壇上的發言整理而成:

大家好!謝謝海龍邀請我參加這次線上會議。各位新老朋友,非常高興在線上再次相見。剛才聽了王毅國務委員和基辛格的講話,基辛格對兩國關係的深情祝福打動人心。王毅國務委員的講話有很多新意和新想法,包括對智庫提出的一些要求,對兩國合作以及管控分歧的清單等等,這些我們都會認真思考,希望在座的美方朋友們能夠和我們一起,研究如何把王毅國務委員提出的要求納入到我們合作研究的框架內。

時間有限,我直接談一下對中美關係的看法。前面幾位談到的觀點對我也很有啟發。現在,中美關係確實進入建交以來一個十分困難的時刻,有人甚至說是「至暗時刻」。我認為,可能還不是最低谷。注意觀察白宮釋放出來的一些信號,至少在大選前,中美關係再出現新的問題的可能性還是高度存在的。但我也注意到,在美國大家對於未來中美關係到底向何處發展也有很多深入思考。剛才坎貝爾和陸克文對此談得比較深。

觀察美國對華態度的演變趨勢,可以看到兩個方向上的推動力:一股力量以華盛頓右翼和鷹派為主導,把中美關係持續推向對抗,持續推動「脫鉤」,他們對中美關係政策發揮的作用都是減號,把中美關係往對抗的軌道上推,且毫不猶豫,不考慮後果。聽任這股力量發展下去的話,中美關係進入惡性競爭的軌道恐怕難以避免。所以,中方面臨着如何作出回應的問題。他們往這個方向推,我們和他反抗、鬥爭的過程中,實際是在加快這一走向和對抗的節奏。從我的觀察角度來看,我比較困惑。另一股力量是相對理性的,不主張放棄「有限接觸」,督促中方修正自己。這個方向看似理性,但是順此發展下去,不能排除美方會持續提高要價,將經貿、科技領域的「合規」壓力外溢到政治和安全領域。剛才王毅國務委員也講了,政治制度和價值觀上,雙方應該各走各的路,不應試圖去改變對方。

所以對中方來講,21世紀的中美關係中,中方面臨着一些大的問題需要把它想清楚,需要和美方探討清楚。從中方角度來講,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種挑戰,如何判斷世界潮流?冷戰之後我們對世界潮流的判斷是和平與發展,這個潮流如今是不是改變了?是不是要變成衝突與對抗了呢?還是要和平發展?中國自身的發展目標是實現「兩個一百年」,這個進程如何避免被打斷?王毅國務委員剛才也講到,我們在自身發展過程中需要和平與合作的國際環境。如何保障這個環境?習近平主席多次提到,我們對世界未來的構想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在這條道路上有效開展國際合作?這些都是中國在21世紀曆程中必須面對的大問題。而中美關係發展方向的選擇將決定上述問題的發展。

未來兩國是繼續在同一個全球體系內解決分歧,還是分道揚鑣、剝離成為兩個相對獨立且又彼此連接的體系,各行其是?如果出現後一種情況,那也就意味着全球化的終結和現存體系的瓦解。我們經常聽到歐洲、日本等國家對出現「中間地帶」表示擔心。加拿大大使和我探討半天,大家都比較糾結,因為其他國家都不願看到中美分裂,不願世界分裂,不願選邊站隊。他們希望中美關係能夠在方向上有一個理智選擇。剛才Kevin說得很好,中國人常說正確的方向,正確不正確是中國人的概念,關鍵是個有利於大家的方向,其他大部分國家對中美關係現在的發展方向是擔憂的,希望能夠做一個更理性的選擇。

中美關係未來比較好的前景是形成「競合」關係,即大國良性競爭的新型關係,其中有競爭,但是可控,同時保持必要的合作。然而,目前美國官方層面這種意願比較弱。美國人非要說競爭,中國一開始不願意接受「競爭」的概念,希望主導面應該是合作,這是中國人希望的,這樣就能形成大國間的良性競爭關係。但問題在於,儘管中國有這樣的願望,我們面對的美國的政治決策者以及國會釋放的聲音是,他們不願意這樣去做。那中國怎麼辦?我們認為,應該做個理性的、有利於兩國人民、有利於世界的中美關係的方向選擇。如果美國不願意這樣選擇,我們怎麼辦?這是個大問題,我們想往這邊走,美國人想往那邊走。有沒有辦法說服美國,或和美國一起合作,能夠走向「競合」的方向?在今年美國大選結果出爐前的幾個月,美方對華態度很難有積極的改變。

鑒此,中國需要對未來中美關係發展做認真思考和設計,主動提出能夠維護中國根本利益、能夠解決美方合理關切、同時也符合世界和平發展大方向的選擇和方案。我提幾點想法供參考:

第一,中方應該不僅僅對美方的挑釁做出被動回應,要考慮主動出牌,推動在關鍵領域坦誠對話,彼此真正傾聽,切實解決雙方合理關切。當然,我們採取主動,並不是說我們也要提出對抗,而是我們做出的選擇,或者主動做的一些事情,首先要維護中國的根本利益,同時也要考慮解決美方的合理關切,還要符合世界和平發展的大方向。我覺得王毅國務委員提出的單子是很重要的,我們都應該考慮一下。從中方角度講,我們應該主動提出在哪些關鍵領域進行坦誠對話,而且要認真傾聽彼此,而不是事先想好了,認為對方都是錯的,我們自己都是對的,這樣就會陷入無休止的辯論和辯解循環。要認真傾聽彼此,要通過對話和談判,加深對彼此的理解,要就行為邊界和底線達成共識,對一些不可調和的利益分歧,做出必要的管控。

第二,剛才談到現在海上安全問題是比較令人擔心的。中國軍事力量、尤其是海軍成長比較快,必然會引起各方關注。大家都很關心中國海軍力量增長目的是什麼?你要在世界上發揮什麼樣的作用?所以,我們需要讓防衛政策和目標更加透明,尤其對海上的索求和利益邊界要更加清晰,使各方切實了解中國軍事安全的主張和底線,在此基礎上加強危機管控機制建設,避免發生誤判。我特別同意陸克文講的,要有管控的手段和方式,因為現在雙方近距離接觸確實比較多,要避免發生誤判的可能。

第三,面對後疫情時期的世界,我們需要儘可能多地開展協商,協助各國解決問題,多做「加法」,多「賦能」,承擔合作型大國的責任。實際上,雙方雖然關係緊張,但據我了解,專業界的協商、對話非常重要,我們一定不能阻礙他們,政府一定要擺出積極的態度來。在全球層面,中美合作應該是全世界非常期待的,中美應該早一點開始探討這個問題。

第四,要增強中國的國際形象,樹立自己的形象意識,讓世界多了解中國的真實情況和中國人的想法。我們有時聽到一些批評或說法容易憤怒,容易生氣,容易着急,其實這個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對中國的不了解,我覺得這方面還可以多做一些努力。

關於美國是不是衰落,美國現在有很多困難,無論是美國國內還是美國和世界的關係都處於調整階段,它能不能調整,能不能恢復起來,這是美國自己的事,這不是別的國家說什麼能決定的。同時,中國國內也面臨非常嚴峻的任務,要實現「兩個一百年」,今年要完成脫貧攻堅,我們還在制定「十四五」計劃,自身的任務非常繁重。中美兩國在國內都有非常重的任務,我們沒有必要相互「踩」對方,各自解決好自己的問題,同時相互合作,從積極的角度去幫助世界,這是我們兩國應有的姿態。

最後,習近平總書記和美方已多次談過,希望構建協調、合作、穩定的中美關係,這還應該是我們討論和推動中美關係最根本的指導。謝謝!

 

文章原刊於《北晚新視覺網》。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中國大陸正在加緊軍事備戰「武統」台灣,最早可能在2027年發動攻擊。中美交惡之際,這似乎是引起國際社會普遍擔心的熱門話題。
    我多次闡明我的觀點:台灣不獨,大陸不武。
    但是這個簡單而意義重大的觀點似乎不被大多數人理解和認同,因為他們聽到和看到太多關於兩岸有可能發生戰爭的揣測以及中美為台海可能發生衝突而積極備戰的報道。

    王向偉  2023-07-10